學字详情
學
學字概述
〔學〕字拼音是(xué),部首是子部,总笔画是16画。
〔學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𦥯、子”。
〔學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本作“𦥯”,从双手“𦥑”从“爻”声从屋形“宀”。後作聲符,加“子”爲義符。子,孩子。小孩子是學習的主體。本义是學習。
〔學〕字仓颉码是HBND,五笔是WFQB86,ERRB98,四角号码是77407,郑码是NBOY。
〔學〕字的UNICODE是U+5B7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416,UTF-32:00005B78,UTF-8:E5 AD B8。
〔學〕字异体字是学、教、斅、斈、𡕕、𢻯、𦥯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上 部首:子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63頁,第1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80頁,第2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18頁,第22字
音《唐韻》:胡覺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轄覺切,𡘋音鷽。《說文》:覺,悟也。本作斆,篆作學。《增韻》:受敎傳業曰學。朱子曰:學之爲言效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日就月將,學有緝熙于光明。《書・說命》:王,人求多聞,時惟建事,學于古訓,乃有獲。《禮・學記》:君子之於學也,藏焉、修焉、息焉、游焉,夫然故,安其學而親其師,樂其友而信其道。
义又,學校,庠序總名。《禮・王制》:天子命之敎,然後爲學。小學在公宮南之左,大學在郊,天子曰辟雍,諸侯曰頖宮。
义又,姓。見《姓苑》。
音又,叶許既切,音戲。《前漢・匡張孔馬敘傳》「樂安裒裒,古之文學」,叶下司,司音細。
音又,叶後敎切,音效。傅毅〈廸志〉詩「訓我嘉務,惠我博學」,叶上誥。
音《正字通》與斆別。〇【按】《書・說命》惟斆學半,學與斆別。諸家泥經傳,斆或作學,合學、斆爲一,非。今斆音效,而學校字但作學。互詳攴部斆字註。
注解
〔學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子部。
〔學〕字拼音是xué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𦥯、子。
〔學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本作“𦥯”,从双手“𦥑”从“爻”声从屋形“宀”。後作聲符,加“子”爲義符。子,孩子。小孩子是學習的主體。本义是學習。
〔學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ué] ⑴ 效法,钻研知识,获得知识,读书⑵ 传授知识的地方⑶ 掌握的知识⑷ 分门别类的有系统的知识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胡覺切頁碼第100頁,第3字續丁孫
斅
異體斆
覺悟也。从敎从冖。冖,尙矇也。𦥑聲。
學
篆文斆省。
附注按:古文字或從臼持爻以教膝下之子,或從子學爻於大人膝前,古教、學原為一字,以後分化為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遐嶽反頁碼第265頁,第6行,第3字述
覺悟也。從敎,從冂。冂,尚朦也。𦥑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265頁,第7行,第1字述
篆文斆省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胡覺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505頁,第4字許惟賢第226頁,第8字
覺悟也。
段注斆覺㬪韵。《學記》曰:學然後知不足。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。按知不足所謂覺悟也。記又曰:敎然後知困。知困然後能自強也。故曰敎學相長也。兌命曰:學學半。其此之謂乎。按兌命上學字謂敎。言敎人乃益己之學半。敎人謂之學者。學所以自覺。下之效也。敎人所以覺人。上之施也。故古統謂之學也。枚頤僞《尙書》說命上字作斆,下字作學。乃巳下同《玉篇》之分別矣。
从教冂。
段注會意。
冂,
段注逗。
尙矇也。
段注冂下曰:覆也。尙童矇故敎而覺之。此說從冂之意。詳古之製字。作斆從敎。主於覺人。秦以來去攵作學。主於自覺。《學記》之文。學敎分列。巳與兌命統名爲學者殊矣。
𦥑聲。
段注胡覺切。三部。後人分別斆胡孝反。學胡覺反。
篆文斆省。
段注此爲篆文。則斆古文也。亦丄部之例。
學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96頁,第7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70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1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32頁,第10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26頁,第1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52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772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82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654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79頁,第2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31頁,第10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98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727頁【補遺】第16557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164頁,第6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67頁【崇文】第106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80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24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716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343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