婉字详情
婉
婉字概述
〔婉〕字拼音是(wǎn),部首是女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婉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女、宛”,五行属土。
〔婉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女,宛声。本义是柔顺。
〔婉〕字仓颉码是VJNU,五笔是VPQB,四角号码是43412,郑码是ZMRY,中文电码是1238,区位码是4581。
〔婉〕字的UNICODE是U+5A4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113,UTF-32:00005A49,UTF-8:E5 A9 89。
〔婉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483,属次常用字。
〔婉〕字异体字是䛷、䩊、𡟰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23頁,第1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64頁,第1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00頁,第30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於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委遠切,𡘋音宛。《說文》:順也。《左傳・昭三十一年》:春秋之稱婉而辨。
义又,婉婉,龍飛貌。屈原〈離騷〉:駕八龍之婉婉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鄔管切,音盌 —— 美也。《詩・衞風》:燕婉之求。徐邈讀。
音又,《正韻》:迂絹切,音怨。《詩・齊風》:猗嗟孌兮,淸揚婉兮。與下選押 —— 選去聲。
音又,叶胡玩切,音換。邊讓〈章華賦〉:設長夜之歡飮兮,展中情之燕婉;竭四海之妙珍兮,盡生人之祕翫。
义妴、婉𡘋通。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愛日堂藏本: 第140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43頁,第27字
《詩・衞風》燕婉之求。
謹照原書衞風改邶風。
注解
〔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婉〕字拼音是w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宛。
〔婉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女,宛声。本义是柔顺。
〔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wǎn] ⑴ 和顺,(说话)曲折含蓄⑵ 美好,柔美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於阮切頁碼第414頁,第17字續丁孫
婉
順也。从女宛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太子痤婉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蔚遠反頁碼第991頁,第4行,第2字述
順也。從女宛聲。《春秋傳》:「太子痤婉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於阮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472頁,第5字許惟賢第1075頁,第11字
順也。
段注《鄭風》傳曰:婉然美也。《齊風》傳曰:婉,好眉目也。
从女。宛聲。
段注於阮切。十四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太子痤婉。
段注襄二十六年《左傳》文。按傳云:棄生佐,惡而婉。大子痤美而很。佐卽宋元公也。此所稱舛誤。一時記憶不精耳。按《集韵》、《類篇》皆作大子佐婉。葢依傳改正,而又失之。不知佐非大子也。
白话解释
婉,温顺。字形采用“女”作边旁,采用“宛”作声旁。《春秋左传》上说,“太子痤很温顺。”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女、宛聲,隸書、楷書同。字從「女」為義符,表示此字與女子有關;從「宛」為聲符,有兼義的功能,依《說文》,「宛」字本義為「屈草自覆也」,文獻中則多用為「彎曲、曲折」的意思,與「婉」的「柔順」義關係密切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婉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18頁,第1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50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8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46頁,第2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90頁,第1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811頁,第4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053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116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623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26頁,第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24頁,第1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328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122頁【補遺】第1784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839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81頁【崇文】第432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83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833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48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