娑字详情
娑
娑字概述
〔娑〕字拼音是(suō),部首是女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娑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沙、女”,五行属水。
〔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女,沙声。本义是起舞的样子。
〔娑〕字仓颉码是EHV,五笔是IITV,四角号码是39404,郑码是VKMZ,中文电码是1223,区位码是7022。
〔娑〕字的UNICODE是U+5A1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057,UTF-32:00005A11,UTF-8:E5 A8 91。
〔娑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648。
〔娑〕字异体字是𣯌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18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62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98頁,第18字
音《廣韻》:素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桑何切,𡘋音挱。《說文》:舞也。《詩・𨻰風》:子仲之子,婆娑其下。
义又,躞蹀貌。杜甫詩:方知不才者,生長漫婆娑。
义又,衣揚貌。張衡〈思𤣥賦〉:修初服之婆娑。
义又,安坐也。《黃庭經》:金鈴朱帶坐婆娑。
义又,琴聲委曲也。嵆康〈琴賦〉:紆餘婆娑。
音又,《廣韻》:蘇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想可切;《正韻》:素可切,𡘋音縒 —— 馺娑,漢殿名。班固〈西都賦〉:經駘盪而出馺娑。《三輔黃圖》:馺娑,馬迅疾貌。借爲宮名。
音又,《正韻》:蘇箇切,音些 —— 邏娑,土蕃都城名。《唐書・薛仁貴傳》:爲邏娑道行軍總管。杜甫詩:和親邏娑城。
义又,梵書《阿彌陀經》有婆娑國土。釋云:梵言婆娑。華言堪忍。㊟〔婆娑國土,《阿彌陀經》作娑婆國土。《佛說阿彌陀經》原作:「娑婆國土五濁惡世。」(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寶積部下,涅槃部全,頁3489上欄)〕
义娑,或作逤,通作些。
注解
〔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娑〕字拼音是suō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沙、女。
〔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女,沙声。本义是起舞的样子。
〔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uō] ⑴ 〔婆~〕见“婆”。( pó )。⑵ 〔~~〕轻扬、松散的样子,如“修初服之~~兮,长余佩之参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素何切頁碼第415頁,第34字續丁孫
娑
舞也。从女沙聲。《詩》曰:「市也媻娑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先多反頁碼第995頁,第1行,第1字述
舞也。從女沙聲。《詩》曰:「市也婆娑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素何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483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80頁,第4字
舞也。
段注《陳風・東門之枌》曰:婆娑其下。市也婆娑。《爾雅》及《毛傳》皆曰:婆娑。舞也。〈詩〉音義曰:婆步波反。《說文》作媻。《爾雅音義》但云娑素何反。不爲婆字作音。葢陸所據《爾雅》固作娑娑。《魯頌傳》曰:犧尊有沙飾也。鄭志。張逸曰:犧讀爲沙。沙,鳯皇也。不解鳯皇何以爲沙。答曰:刻畫鳯皇之象於尊。其形娑娑然。按今經傳娑娑字皆改作婆娑。詩《爾雅》卽以媻娑連文。恐尙非古也。然古書中用婆娑字者不少。存愚說以俟攷訂可耳。
从女。沙聲。
段注素何切。十七部。
詩曰:市也媻娑。
娑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22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56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8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49頁,第1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93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821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069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144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636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27頁,第2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28頁,第1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34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179頁【補遺】第1784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74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85頁【崇文】第433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94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860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152頁,第9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