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字概述
〔如〕字拼音是(rú),部首是女部,总笔画是6画。
〔如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女、口”,五行属金。
〔如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女,从口。本义是遵从,依照。
〔如〕字仓颉码是VR,五笔是VKG,四角号码是46400,郑码是ZMJ,中文电码是1172,区位码是4071。
〔如〕字的UNICODE是U+598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914,UTF-32:00005982,UTF-8:E5 A6 82。
〔如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578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603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55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91頁,第21字
音《唐韻》:人諸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人余切,𡘋音鴽。《說文》:从隨也。一曰若也、同「也」。《書・舜典》:如五器、如岱禮、如初。又,然也。《易・離卦》:突如其來如。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雄家產不過十金,晏如也。
义又,往也、至也。公如棠,如齊。見《左傳》。劉伶〈酒德頌〉:幕天席地,縱意所如。
义又,月名。《爾雅・釋歲》:二月爲如。
义又,語助辭。《論語》:恂恂如也。《孟子》:驩虞如也、皥皥如也。
义又,凉如,縣名。《前漢・郊祀志》:上遂北巡朔方,還釋兵凉如。
义又,肥如,古國名,在遼西郡。《應劭曰》:肥子奔燕,燕封于此。
义又,姓。如羅氏,改爲如氏。見《統譜》。
义又,本覺爲如,今覺爲來。見《道院集》。
义又,眞如,有變易性相,如如常住不遷。𡘋見《禪燈錄》。
义又,𤣎如,獸名;瞿如,鳥名。𡘋見《山海經》。
义又,通作而。《前漢・五行志》引《左傳》星隕如雨。【註】如,而也,星隕而且雨。
音又,《廣韻》:人恕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如倨切,𡘋音茹。《東方朔・七諫》:忽容容其安之兮,超荒忽其焉如;苦衆人之難信兮,願離情而遠舉。【註】舉去聲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乃箇切,音那 —— 亦若也。
注解
〔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如〕字拼音是rú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口。
〔如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女,从口。本义是遵从,依照。
〔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rú] ⑴ 依照顺从⑵ 像,相似,同什么一样⑶ 比得上,及⑷ 到,往⑸ 假若,假设⑹ 奈,怎么⑺ 与,和:“公~大夫入”。⑻ 或者:“方六七十,~五六十”。⑼ 用在形容词后,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⑽ 表示举例⑾ 应当:“若知不能,则~无出”。⑿ 〔~月〕农历二月的别称。⒀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人諸切頁碼第415頁,第23字續丁孫
如
从隨也。从女从口。
鉉注徐鍇曰:「女子从父之敎,从夫之命,故从口。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熱除反頁碼第994頁,第2行,第1字述
從隨也。從女,從口。
鍇注臣鍇曰:「女子從父之教,從夫之命,故從口。《春秋傳》:『公如齊。』《左傳》曰:『如其言。』此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人諸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2480頁,第5字許惟賢第1079頁,第5字
從隨也。
段注從隨卽隨從也。隨從必以口。从女者,女子從人者也。幼從父兄。嫁從夫。夫死從子。故《白虎通》曰:女者,如也。引伸之,凡相似曰如。凡有所往曰如。皆從隨之引伸也。
从女。从口。
段注人諸切。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由從隨義引申為ゴトシ[一]之如。[一]ゴトシ,日語假名,所記詞當漢語之「若」,像似之義。
白话解释
如,依从跟随。字形采用“女、口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此字從女從口,但是辭例不全,很難確定和後世的「如」是否同一個字。戰國文字從女從口,但是通讀為「諾」,和後世的「如」字可能也是不同字。篆文「如」字從女從口,《說文》:「如,从隨也。从女从口。」注引徐鍇曰:「女子从父之教,从夫之命。故从口會意。」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如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21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054頁,第9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8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49頁,第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92頁,第13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818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065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137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632頁,第5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27頁,第1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27頁,第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342頁,第4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2163頁【補遺】第1784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703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084頁【崇文】第433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92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519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九冊,第851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151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