堑字详情

qiànㄑㄧㄢˋ
二级汉字通用字

土部

11画

8

14画 (塹)

上下结构

形声字

KLG

HEPB

42104

1058

3921

U 5811

LRFF

横、撇折、竖、提、撇、撇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

堑字概述

〔堑〕字拼音是(qiàn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堑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斩、土”,五行属土。

〔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斩声。本义是护城河,壕沟。

〔堑〕字仓颉码是KLG,五笔是LRFF,四角号码是42104,郑码是HEPB,中文电码是1058,区位码是3921

〔堑〕字的UNICODE是U+581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545,UTF-32:00005811,UTF-8:E5 A0 91。

〔堑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4808

〔堑〕字异体字是𡐛

汉字解释

qiànㄑㄧㄢˋ

基本解释

防御用的壕沟,护城河。~壕。天~。
陷坑,亦喻挫折。吃一~,长一智。
挖掘:“环而~之,及泉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土,斩声。本义:护城河,壕沟。
2.同本义。
moat;
堑,防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深堑而守。 —— 《史记·高祖纪》隤墙填堑。 —— 《史记·司马相如传》
堑渊(沟壑深潭);堑垒(深壕与堡垒);堑坎(深坑);堑谷(沉陷的坑谷);天堑。
3.挫折 。
setback; reverse;
吃一堑,长一智。
动词
挖掘[壕沟、通道] dig堑山堙谷。——《史记·秦本纪》环而堑之。——《左传》。注:“沟堑也。”厕足而堑之。——《庄子·外物》。释文:“掘也。”
峭堑之势异也。——《史记·李斯列传》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551頁,第25

同文書局本: 第237頁,第3

標點整理本: 第169頁,第6

唐韻》: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七豔切,音槧。說文》:坑也。

又,遶城水也。史記・秦記》:塹山堙谷,千八百里。

一作壍。史記・秦紀》:壍河旁。〈高祖本紀〉:深壍而守。

又作𡐛〈司馬相如傳〉:隤牆填𡐛

注解

〔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塹〕字拼音是qi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斬、土

〔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qiàn] ⑴ 防禦用的壕溝,護城河⑵ 陷坑,亦喻挫折⑶ 挖掘:“環而~之,及泉”。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七豔切頁碼455頁,第24

塹阬也。一曰大也。从土斬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七驗反頁碼1071頁,第1行,第2

塹阬也。一曰大也。從土斬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七豓切古音第七部頁碼2762頁,第3許惟賢1200頁,第10

塹阬也。

段注江沅曰:阬,閬也。閬,門高大之皃。門之高大,阬之深廣相似也。故《𨸏部》阬閬也,卽緜傳之阬高貌。古《毛詩》葢作皋門有阬耳。塹則與阬之深廣同義。玉裁按江說是也。《左氏傳》注。塹,溝塹也。《廣韵》曰:遶城水也。《史記・李斯列傳》。陗塹之勢異。塹乃漸之叚借。謂斗直者與陂陀者之勢不同也。

从土。斬聲。

段注依《韵會》如此。七豓切。八部。

一曰大也。

段注大下疑奪一字。今無攷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塹與埂音誼同,實一字。

白话解释

堑,壕沟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堑”是“大”的意思。字形采用“土”作边旁,“斩”是声旁。

塹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02頁,第15字
2陳昌治本第1162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865頁
4說文校箋第606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541頁,第12字
6說文今釋第2007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361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6733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878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360頁,第15字
11標注說文第582頁,第2字
12說文注箋第4797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3268頁【補遺】第17997頁
14通訓定聲第561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201頁【崇文】第4801頁
16說文句讀第1985頁
17章授筆記第569頁,第3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279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254頁,第8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