埮字概述
〔埮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tán、tàn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埮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炎”。
〔埮〕字仓颉码是GFF,五笔是FOOY,四角号码是49189,郑码是BUUO。
〔埮〕字的UNICODE是U+57E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510,UTF-32:000057EE,UTF-8:E5 9F AE。
〔埮〕字异体字是壜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古壮字释义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38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30頁,第4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63頁,第2字
音《集韻》:吐濫切,音倓 —— 壏埮,地平而長。
音又,《正字通》:徒甘切,音談 —— 甒屬,俗作壜。
注解
〔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埮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tán、t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炎。
〔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án] ⑴ tán ㄊㄢˊ 同“壜”。瓦坛。《龍龕手鑑•土部》:“埮”,同“壜”。《正字通•土部》:“埮,甒屬。俗作壜。”㈡ [tàn] ⑴ tàn ㄊㄢˋ 〔壏琰〕见“壏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