埏字详情
埏
三级汉字通用字
埏字概述
〔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yán、shān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埏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延”,五行属土。
〔埏〕字仓颉码是GNKM GNKV,五笔是FTHP,四角号码是42141,郑码是BYMI,中文电码是1007,区位码是5979。
〔埏〕字的UNICODE是U+57C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479,UTF-32:000057CF,UTF-8:E5 9F 8F。
〔埏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6771。
〔埏〕字异体字是𡑋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36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30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62頁,第1字
音《唐韻》:以然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時連切;《正韻》:夷然切,𡘋音延 —— 地際也。八埏,地之八際。
义又,墓道。《後漢・陳蕃傳》:民趙宣,葬親而不閉隧埏。亦作羡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式連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尸連切,𡘋音羶 —— 水和土也。
音又,叶徒按切,音但。司馬相如〈封禪書〉:旁魄四塞,雲分霧散。上暢九垓,下泝八埏。
注解
〔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án、sh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延。
〔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án] ⑴ 地的边际。⑵ 墓道㈡ [shān] ⑴ 用水和(huó ㄏㄨㄛˊ)土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以然切頁碼第456頁,第28字續丁孫
埏
八方之地也。从土延聲。
附注鄭珍新附考:「埏乃挻、梴別字。」
埏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05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67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6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08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43頁,第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16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探原 | 第6759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集注 | 第2888頁,第4字 |
| 9 | 說文標整 | 第361頁,第24字 |
| 10 | 標注說文 | 第584頁,第11字 |
| 11 | 說文注箋 | 第4814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詁林 | 第13317頁【補編】第14916頁 |
| 13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303頁,第2字 |
| 14 | 古字釋要 | 第1257頁,第9字 |
| 15 | 新附通誼 | 第74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