垤字概述
〔垤〕字拼音是(dié),部首是土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垤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土、至”,五行属土。
〔垤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至声。本义是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;小土堆。
〔垤〕字仓颉码是GMIG,五笔是FGCF,四角号码是41114,郑码是BHB,中文电码是8209,区位码是5976。
〔垤〕字的UNICODE是U+57A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436,UTF-32:000057A4,UTF-8:E5 9E A4。
〔垤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098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
武英殿刻本: 第533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228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60頁,第18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徒結切,音迭 —— 土之高也。《孟子》:泰山之於丘垤㊟〔「丘垤」,開明版作「𠀉垤」〕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地一切;《韻會》:直質切,𡘋音姪 —— 蟻封也。《詩・豳風》:鸛鳴于垤,婦嘆于室。陸佃曰:蟻場謂之坻,亦謂之垤。从至,以螘之微而能爲垤,用其至也。
注解
〔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。
〔垤〕字拼音是dié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至。
〔垤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土,至声。本义是蚂蚁做窝时堆在穴口的小土堆;小土堆。
〔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ié] ⑴ 蚂蚁做窝时堆在洞口的土⑵ 小土丘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徒結切頁碼第456頁,第8字續丁孫
垤
螘封也。《詩》曰:「鸛鳴于垤。」从土至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亭結反頁碼第1072頁,第4行,第1字述
螘封也。從土至聲。《詩》曰:「鸛鳴于垤。」
鍇注臣鍇按:《晉史》『王湛乘王濟馬于螘封中試之』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徒結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第2766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02頁,第8字
螘封也。
段注螘封者,其土似封畍之高。故謂之封。《周禮》注。聚土曰封。此亦其意也。詩《毛傳》曰:垤,螘冢也。按垤之言突也。
从土。至聲。
段注徒結切。十二部。
詩曰:雚鳴于垤。
段注《豳風・東山》文。雚各本作鸛。今依《萑部》所引詩更正。
垤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04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64頁,第10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6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07頁,第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42頁,第1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11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367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74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83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61頁,第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83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804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289頁【補遺】第1799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451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03頁【崇文】第480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988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28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56頁,第2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