噞字详情

𭗱

yǎnㄧㄢˇ

口部

16画

13

16画 (噞)

左右结构

ROMO

JOOO

68086

U 565E

KWGW

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捺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点、撇、点

噞字概述

〔噞〕字拼音是(yǎn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噞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僉”。

〔噞〕字仓颉码是ROMO,五笔是KWGW,四角号码是68086,郑码是JOOO

〔噞〕字的UNICODE是U+565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2110,UTF-32:0000565E,UTF-8:E5 99 9E。

〔噞〕字异体字是𡄥

汉字解释

yǎnㄧㄢˇ

基本解释

(鱼)在水面张口呼吸:“水浊则鱼~。”
食,品尝:“今以荔枝赐将吏,~之则知其味薄矣。”
猛烈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83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209頁,第16

標點整理本: 第137頁,第30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魚檢切;《韻會》:疑檢切,𡘋音顩。說文》:噞喁,魚口上見也。廣韻》:魚口上下貌。淮南子・主術訓》:水濁則魚噞。王充《論衡》:君口垂不噞,所言莒也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正韻𡘋牛廉切,音𪙊 —— 義同。集韻》或作䲓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魚窆切,音驗 —— 義同。左思〈魏都賦〉:抗旍則威噞秋霜。【釋文】噞音驗。

注解

〔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噞〕字拼音是yǎ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僉

〔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yǎn] ⑴ (鱼)在水面张口呼吸:“水浊则鱼~。”⑵ 食,品尝:“今以荔枝赐将吏,~之则知其味薄矣。”⑶ 猛烈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上反切魚檢切頁碼45頁,第19

噞噞喁,魚口上見也。从口僉聲。

噞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5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130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111頁
4說文校箋第61頁,第15字
5說文考正第54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189頁,第3字
7說文探原第865頁,第1字
8說文集注第294頁,第2字
9說文標整第35頁,第4字
10標注說文第60頁,第14字
11說文注箋第473頁,第1字
12說文詁林第2280頁
13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150頁,第3字
14古字釋要第148頁,第3字
15新附通誼第6頁,第7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