嗕字详情

𭗱

ㄖㄨˋ

口部

13画

10

13画 (嗕)

左右结构

RMVI

JGDS

61043

U 55D5

KDFF

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横、横、竖提、撇、捺、横、竖钩、点

嗕字概述

〔嗕〕字拼音是(rù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嗕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辱”。

〔嗕〕字仓颉码是RMVI,五笔是KDFF,四角号码是61043,郑码是JGDS

〔嗕〕字的UNICODE是U+55D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973,UTF-32:000055D5,UTF-8:E5 97 95。

汉字解释

ㄖㄨˋ

基本解释

中国古代北方部族名。

越南字释义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68頁,第14

同文書局本: 第202頁,第31

標點整理本: 第130頁,第26

廣韻》:而蜀切;《集韻》:儒欲切,𡘋音辱。玉篇》:羌別種也。前漢・匈奴傳》:匈奴前所得西嗕居左地者。【註】孟康曰:嗕音辱,匈奴種也。又,〈馮奉世傳〉:羽林孤兒,及呼速絫嗕種。【註】劉德曰:嗕音辱,羌別種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囑嗕,憐貌。

又,《集韻》:奴沃切,音傉。前漢・匈奴傳》〔註〕:嗕,師古音奴獨反。

又,《前漢・匈奴傳》:未至嗕姑地。【註】嗕,力穀反。

又,《集韻》:乃豆切,音耨 —— 羌別種。前漢・馮奉世傳》:〔釋文〕嗕,又乃彀反。

注解

〔嗕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嗕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辱

〔嗕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rù] ⑴ 中国古代北方部族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