喝字详情
喝
喝字概述
〔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hē、hè、yè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曷”,五行属水。
〔喝〕字仓颉码是RAPV,五笔是KJQN,四角号码是66027,郑码是JKRY,中文电码是0824,区位码是2640。
〔喝〕字的UNICODE是U+559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917,UTF-32:0000559D,UTF-8:E5 96 9D。
〔喝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639,属常用字。
〔喝〕字异体字是哈、欱、喝、喝、𠿒、𡀽、𡁁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61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99頁,第1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7頁,第6字
音《唐韻》:於介切;《集韻》:乙芥切,𡘋音噎。《說文》:㵣也。《後漢・竇憲傳》:憲隂喝不得對。【註】隂喝,猶噎塞也。隂,於禁反。喝,一介反。
音又,《後漢・張酺傳》:被矢貫咽,聲音流喝。【註】喝,一介反。廣蒼曰:聲之幽也。張正見〈秋蟬喝柳〉詩:長楊流喝盡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嘶聲也。王充《論衡》:兒生,號啼之聲鴻朗高暢者壽,嘶喝濕下者夭。
音又,《廣韻》:於犗切;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於邁切;《韻會》:幺邁切,𡘋音餲。《廣韻》:嘶聲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饐聲。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:榜人歌聲流喝。【註】徐廣曰:喝,烏邁反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丘蓋切;《韻會》:苦蓋切,𡘋音磕。《集韻》與𡁁同,聲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許葛切,音暍。《廣韻》本作𠿒,訶也。《戰國策》:恫疑虛喝。【又】橫人日夜務以秦權恐喝諸侯,以求割地。《集韻》亦作𡀽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何葛切,音曷 —— 呼也。
义又,一曰喉喝,怒聲。
注解
〔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ē、hè、y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曷。
〔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ē] ⑴ 把液体饮料或流质食物咽下去⑵ 特指喝酒㈡ [hè] ⑴ 大声喊叫㈢ [yè] ⑴ 声音嘶哑、噎塞:“儿生,号啼之声鸿朗高畅者寿,嘶~湿下者夭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於介切頁碼第44頁,第16字續丁孫
喝
㵣也。从口曷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殷介反頁碼第133頁,第5行,第1字述
渴也。從口曷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上林賦》:「榜人歌聲流喝。」喝,聲長而轉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於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40頁,第4字許惟賢第106頁,第13字
㵣也。
段注疑當作㵣音也。今脫音字耳。《莊子》庚桑楚。終日嗥而嗌不嗄。崔譔本作不喝。云啞也。《子虛賦》。榜人歌聲流喝。郭璞曰:言悲嘶也。又謝希逸文。喝邊簫於松霧。
从口。曷聲。
段注於介切。十五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今謁字。引申作啞。
白话解释
喝,大口饮水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“曷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字形從口、曷聲。從口,指發聲的部分;曷聲,表示音讀。楷書構形承篆文字形而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喝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82頁,第1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6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0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9頁,第2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2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82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38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839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82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3頁,第3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8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5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239頁【補遺】第1631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658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33頁【崇文】第52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71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69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127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43頁,第1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