喀字详情

ㄎㄚ
二级汉字通用字

口部

12画

9

12画 (喀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RJHR

JWRJ

63064

0807

3106

U 5580

KPTK

竖、横折、横、点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、竖、横折、横

喀字概述

〔喀〕字拼音是(kā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喀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客”,五行属木。

〔喀〕字仓颉码是RJHR,五笔是KPTK,四角号码是63064,郑码是JWRJ,中文电码是0807,区位码是3106

〔喀〕字的UNICODE是U+558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888,UTF-32:00005580,UTF-8:E5 96 80。

〔喀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160

〔喀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ㄎㄚ

基本解释

〔~嚓〕象声词,形容折断的声音。
象声词。~的一声,把树枝折成两截。

详细解释

动词
cough up弟偕行喀血,隐而不言,血气遂大耗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弟椒涂墓志铭》
象声词
1.呕吐、咳嗽的声音。
noise made in coughing or vomiting;
喀,吐声,又欬声。 —— 《篇海类编》两手据地而欧之不出,喀喀然遂伏而死。 —— 《列子·说符》
2.笑声。
haha;
二房东太太又鸭子叫似的笑起来了:“喀喀,张先生,莫怪。” —— 茅盾《第一阶段的故事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56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97頁,第10

標點整理本: 第125頁,第3

廣韻》:苦格切;《集韻》:乞格切,𡘋音客。廣韻》:吐聲。集韻》與䘔同,嘔也。列子・說符篇》:兩手據地而歐之,不出,喀喀然。

注解

〔喀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喀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客

〔喀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kā] ⑴ 〔~嚓〕象声词,形容折断的声音。⑵ 象声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