唏字详情
唏
唏字概述
〔唏〕字拼音是(xī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10画。
〔唏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希”,五行属金。
〔唏〕字仓颉码是RKKB,五笔是KQDH86,KRDH98,四角号码是64027,郑码是JOGL,中文电码是0785,区位码是6381。
〔唏〕字的UNICODE是U+550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775,UTF-32:0000550F,UTF-8:E5 94 8F。
〔唏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4517。
〔唏〕字异体字是齂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45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92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0頁,第3字
音《唐韻》:虛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許豈切,𡘋音豨。《說文》本作[⿰口𢁫],笑也。从口,稀省聲。
音又,《玉篇》、《集韻》𡘋許几切,音喜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揚子《方言》:唏,痛也。凡哀而不泣曰唏,於方則楚言哀曰唏。《釋文》:唏,虛几反。
音又,揚子《方言》:唏,聲也。【釋文】虛几反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香依切,音希 —— 與欷同,歔也。《史記・十二諸侯年表》:紂爲象箸而箕子唏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唏,歎聲,許既反,又音希,希亦聲餘。又,〈扁鵲傳〉:噓唏服臆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一曰噓唏,懼貌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𡘋許既切,音餼 —— 義同。見《史記・十二諸侯年表》、《索隱》註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啼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虛器切。《正韻》:虛意切,𡘋音戲。《集韻》與咥同,笑也。
音又,《正韻》:啼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許利切,音屓 —— 痛聲。
音又,許介切,音譮 —— 與齂同,臥息也。
注解
〔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唏〕字拼音是x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希。
〔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ī] ⑴ 叹词,表示惊叹⑵ 叹息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虛豈切頁碼第42頁,第1字續丁孫
唏
笑也。从口,稀省聲。一曰哀痛不泣曰唏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虛斐反頁碼第127頁,第1行,第3字述
笑也。從口希聲。一曰哀痛不泣曰唏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虛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26頁,第7字許惟賢第100頁,第9字
𥬇也。
段注《廣雅》。唏唏,𥬇也。
从口。希聲。
段注依《韵會》訂。虛豈切。十五部。
一曰哀痛不泣曰唏。
段注《方言》。唏,痛也。凡哀而不泣曰唏。於方則楚言哀曰唏。十二諸矦年表曰:紂爲象箸而箕子唏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哀痛不泣曰唏,本義。笑唏唏當作咥。
白话解释
唏,唏唏笑。字形采用“口”作边旁,用省略了“禾”的“稀”作声旁。一种说法认为,哀痛而不哭泣的呻吟叫“唏”。
唏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7頁,第9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8頁,第6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0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4頁,第17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7頁,第1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8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12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81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8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頁,第24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4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28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151頁【補遺】第1630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442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5頁【崇文】第49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9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65頁,第7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53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32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