哈字详情
哈
哈字概述
〔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hā、hǎ、hà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哈〕字是田字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合”,五行属水。
〔哈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合声。( shà )。本义是以唇啜饮。同“歃”。
〔哈〕字仓颉码是ROMR,五笔是KWGK,四角号码是68061,郑码是JOAJ,中文电码是0761,区位码是2594。
〔哈〕字的UNICODE是U+54C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704,UTF-32:000054C8,UTF-8:E5 93 88。
〔哈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510,属常用字。
〔哈〕字异体字是呵、呷、喝、歃、𨉣、𪘁。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38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89頁,第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16頁,第15字
音《廣韻》:五合切;《集韻》:鄂合切,𡘋音𡀾。《玉篇》:魚多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魚口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色洽切,音喢。《玉篇》:以口歃飮。《淮南子・氾論訓》:嘗一哈水,而甘苦知矣。《集韻》本作歃,或作𣣨。
义又,姓。《正字通》:楊愼希姓有哈永森。
音又,《集韻》:曷閤切,音合 —— 與𪘁同,或作㖤,齧聲也。
音又,呼合切,音𣣹 —— 與欱同,大歠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葛合切,音閤 —— 與𪘁同,食也。
音又,託合切,音榻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ā、hǎ、hà,田字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合。
〔哈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口,合声。( shà )。本义是以唇啜饮。同“歃”。
〔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ā] ⑴ 张口呼气⑵ 象声词,形容笑声⑶ 伛,弯㈡ [hǎ] ⑴ 方言,斥责⑵ 姓。㈢ [hà] ⑴ 〔~什蚂〕蛙的一种,雌的腹内有脂肪状物质,中医用作补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