吹字概述
〔吹〕字拼音是(chuī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吹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欠”,五行属金。
〔吹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口,从欠。“欠”是出气的意思。本义是合拢嘴唇用力呼气。
〔吹〕字仓颉码是RNO,五笔是KQWY,四角号码是67082,郑码是JRO,中文电码是0706,区位码是2021。
〔吹〕字的UNICODE是U+543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561,UTF-32:00005439,UTF-8:E5 90 B9。
〔吹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744,属常用字。
〔吹〕字异体字是䶴、弞、龡、𠷕、𪛐、𪛑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17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79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7頁,第7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昌垂切;《集韻》:姝爲切;《韻會》:樞爲切,𡘋音炊。《說文》:噓也。《玉篇》:出氣也。《莊子・逍遙遊》:野馬也、塵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鼔瑟吹笙。
义又,吹噓。揚子《方言》:吹,助也。【註】吹噓,相佐助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亦作龡。《周禮・春官》:笙師掌敎龡竽笙。
义又,同「炊」。《荀子・仲尼篇》:可炊而傹也。【註】炊與吹同,傹當爲僵。言可以氣吹之而僵仆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尺僞切,音𥞃。《廣韻》:鼔吹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上丁,命樂正入學習吹。【又】季冬,命樂師大合吹而罷。《爾雅・釋樂》:徒吹謂之和。《古今樂錄》:漢樂有《鼓吹・鐃歌》十八曲。
注解
〔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吹〕字拼音是chu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欠。
〔吹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口,从欠。“欠”是出气的意思。本义是合拢嘴唇用力呼气。
〔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huī] ⑴ 合拢嘴唇用力出气⑵ 说大话⑶ 类似吹的动作⑷ (事情)失败⑸ 消息流传,鼓动宣传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昌垂切頁碼第41頁,第13字續丁孫
吹
噓也。从口从欠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口欠則气出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叱爲反頁碼第125頁,第5行,第3字述
噓也。從口、欠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昌𡍮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22頁,第5字許惟賢第98頁,第8字
噓也。从口欠。
段注口欠則气出。會意。昌垂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白话解释
吹,撮口嘘气。字形采用“口、欠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從甲骨文到楷書,吹字都是從口、從欠。從口,強調嘴巴的吹氣動作;從欠,像張口吐氣的樣子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吹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76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16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02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53頁,第1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46頁,第2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63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05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763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51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1頁,第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52頁,第15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20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122頁【補遺】第1630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005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3頁【崇文】第48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56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19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6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