号字详情
号
号字概述
〔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hào、háo),部首是口部,总笔画是5画。
〔号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口、丂”,五行属水。
〔号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虎,从号。“号”亦兼表读音。“号”是“號”的古字,上面是“口”,下面代表声音,即号呼的意思。后繁化,变成“號”,现在简化为“号”。本义是大声喊叫。
〔号〕字仓颉码是RMVS,五笔是KGNB,四角号码是60027,郑码是JAZ,中文电码是5714,区位码是2637。
〔号〕字的UNICODE是U+53F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495,UTF-32:000053F7,UTF-8:E5 8F B7。
〔号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243,属常用字。
〔号〕字异体字是呺、嚎、號、譹、𠳯、𩖸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
武英殿刻本: 第404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74頁,第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01頁,第10字
义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同「號」。詳虍部號字註。
注解
〔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。
〔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ào、há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口、丂。
〔号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虎,从号。“号”亦兼表读音。“号”是“號”的古字,上面是“口”,下面代表声音,即号呼的意思。后繁化,变成“號”,现在简化为“号”。本义是大声喊叫。
〔号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ào] ⑴ 名称⑵ 旧指名和字以外的别号⑶ 记号,标志⑷ 排定的次序或等级⑸ 扬言,宣称⑹ 指某种人员⑺ 标上记号⑻ 号令,命令⑼ 军队或乐队里所用的西式喇叭⑽ 量词,用于人数㈡ [háo] ⑴ 拖长声音大声呼叫⑵ 大声哭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胡到切頁碼第151頁,第10字續丁孫
号
痛聲也。从口在丂上。凡号之屬皆从号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凡嗁號字古作号……今字則號行而号廢矣。」鈕樹玉校錄:「《玉篇》以號當号,則号當讀平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候到反頁碼第385頁,第7行,第1字述
痛聲也。從口,在丂上。凡号之屬,皆從号。
鍇注臣鍇曰:「丂者痛聲不舒揚也。指事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胡到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815頁,第1字許惟賢第362頁,第5字
痛聲也。
段注号,嗁也。凡嗁號字古作号。《口部》曰:嗁,号也。今字則號行而号廢矣。
从口在丂上。
段注丂者气舒而礙。雖礙而必張口出其聲。故口在丂上。号咷之象也。胡到切。二部。按當讀平聲。
凡号之屬皆从号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戰國文字,與篆文構形相同,皆從号、從虎。《說文‧号部》:「呼也。从号、从虎。」從号,表示與大聲呼叫相關;從虎,表示「呼號」之聲,猶如老虎之厲聲咆哮,本義為大聲呼喊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規範字作「号」。
号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300頁,第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99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308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98頁,第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89頁,第1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674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18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70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987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20頁,第1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96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559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5082頁【補遺】第1674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230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406頁【崇文】第1621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601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393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五冊,第51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487頁,第4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