占字概述
〔占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zhān、zhàn),部首是卜部,总笔画是5画。
〔占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⺊、口”,五行属金。
〔占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卜,从口。以口问卜。本义是推测吉凶,即察看甲骨的裂纹或蓍草排列的情况取兆推测吉凶。
〔占〕字仓颉码是YR,五笔是HKF,四角号码是21600,郑码是IDJ,中文电码是0594,区位码是5328。
〔占〕字的UNICODE是U+536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344,UTF-32:00005360,UTF-8:E5 8D A0。
〔占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228,属常用字。
〔占〕字的近义词是占、领,反义词是撤、离,异体字是佔、貼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卜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66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7頁,第3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87頁,第29字
音《唐韻》:職廉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之廉切,𡘋音詹。《說文》:視兆問也。从卜口。【徐曰】會意。《易・繫辭》:以卜筮者尚其占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隱,占也。【疏】占者,視兆以知吉凶也。必先隱度,故曰「隱,占也」。
义又,《玉篇》:𠋫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視也。《韻會》:凡相𠋫謂之占。占亦瞻也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章豔切,音𢓕。《廣韻》:固也。《韻會》:固有也。《增韻》:擅據也,著位也。《前漢・宣帝紀》:流民自占八萬餘口。王安石詩:坐占白鷗沙。
义又,《韻會》:隱度其辭,口以援人曰口占。《後漢・陳遵傳》:遵常召善書吏於前,治私書謝親故,馮几口占書數百封,親疎各有意。
义又,有也。韓愈〈進學解〉:占小善者,率以錄。
义又,顏延之〈陶潛誄〉:敬述靖節,式遵遺占。【註】遺占,卽遺令也。
注解
〔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卜部。
〔占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ān、zh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⺊、口。
〔占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卜,从口。以口问卜。本义是推测吉凶,即察看甲骨的裂纹或蓍草排列的情况取兆推测吉凶。
〔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ān] ⑴ 迷信的人用铜钱或牙牌等判断吉凶⑵ 姓。㈡ [zhàn] ⑴ 据有,用强力取得⑵ 处于某种地位或情势⑶ 口说,口授。⑷ 估计上报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職廉切頁碼第100頁,第11字續丁孫
占
視兆問也。从卜从口。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以為「卜象兆文,从口臨其上」,表示卜問的意思。按:甲骨文從
,從
,像卜骨的形狀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口、从𡆥(兆)作『𰉏』,會察看卜兆,占斷吉凶之意。『口』形或寫在『𡆥』形之下,作『[⿱𡆥口]』;『口』形或簡化成『丿』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六反切之廉反頁碼第266頁,第6行,第1字述
視兆問也。從卜、口。
鍇注臣鍇曰:「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下反切職廉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508頁,第1字許惟賢第227頁,第6字
視兆問也。
段注《周禮》占人注曰:占蓍龜之卦兆吉凶。又占人掌占龜注曰:占人亦占簭。言掌占龜者。簭短龜長。主於長者。此云視兆問。亦專謂龜⺊。
从⺊口。
段注職廉切。七部。按上文卟字疑占之變體。後人所竄入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口占=口說也,漢人自占田,自占不甚準也。
口占,口說他人錄也。貞畢,亦讀也。自占田者,自說其田而耕也。引申為占領。
口占=口說也(引申也,再引申為占畢)。漢人自占田(與口占義同,引申為占領)。
白话解释
占,主祭者在祭祀后察看神迹兆象,告问天意。字形采用“卜、口”会义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字形從卜口。從卜,指龜版上兆紋,是用火燒灼龜版而產生的裂痕,根據兆紋的方向和特點可以預測吉凶;從口,是用以論斷、說明。表示占卜時要用言語解釋甲骨上的兆紋以推斷吉凶。從戰國文字到楷書,皆承此字形而來。字或作從、口。從
,表示龜版與兆紋,義同從卜。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占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97頁,第6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271頁,第1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1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33頁,第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27頁,第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454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77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831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658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80頁,第6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32頁,第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985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3743頁【補遺】第16560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496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268頁【崇文】第106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382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249頁,第1字 |
| 18 | 章授筆記 | 第147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詁林 | 第三冊,第734頁,第2字 |
| 20 | 古字釋要 | 第345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