匇字概述
〔匇〕字拼音是(cōng),部首是勹部,总笔画是5画。
〔匇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勹、夕”。
〔匇〕字仓颉码是PNI,五笔是QQI,四角号码是27220,郑码是RYRS。
〔匇〕字的UNICODE是U+530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255,UTF-32:00005307,UTF-8:E5 8C 87。
〔匇〕字异体字是匆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匇”,请参考“悤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上 部首:心部
武英殿刻本: 第928頁,第1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388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32頁,第29字
音《集韻》:麤叢切,音聰 —— 悤悤,急遽也。《晉書・王彪之傳》:無故悤悤,先自猖獗。
义亦作忩。俗作匆,非。
注解
〔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上,康熙部首是心部。
〔悤〕字拼音是cō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囱、心。
〔悤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ōng] ⑴ 急遽;急速。也作“怱”。《説文•囱部》:“悤,多遽悤悤也。”《正字通•心部》:“悤,隸作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