勺字概述
〔勺〕字拼音是(sháo),部首是勹部,总笔画是3画。
〔勺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勹、丶”,五行属火。
〔勺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本义是古代舀酒器。
〔勺〕字仓颉码是PM PI,五笔是QYI,四角号码是27320,郑码是RYS,中文电码是0541,区位码是4155。
〔勺〕字的UNICODE是U+52F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242,UTF-32:000052FA,UTF-8:E5 8B BA。
〔勺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0049,属常用字。
〔勺〕字异体字是杓、汋、的、酌、勺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勹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47頁,第2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0頁,第1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9頁,第50字
音《唐韻》:之灼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職略切,𡘋音灼。《說文》:挹取也,象形,中有實。【徐曰】按,《禮記》:一勺水之多,言少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周公樂名。《儀禮・燕禮》:若舞則勺。【註】勺,頌篇吿成,大武之樂歌也。《前漢・禮樂志》:周公作勺,言能勺先祖之道也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汋。
义又,通作酌。《前漢・禮樂志・郊祀歌》:勺椒漿。【註】師古曰:勺,讀曰酌。
音又,《唐韻》:巿若切;《集韻》:實若切;《韻會》:是若切;《正韻》:裳灼切,𡘋音芍。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梓人爲飮器,勺一升。【註】勺,尊升也。《儀禮・士冠禮》:勺觶角柶。【註】勺,所以㪺酒也。
义《玉篇》亦作杓。
义又,《韻會》:長勺,魯地名。
注解
〔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勹部。
〔勺〕字拼音是sháo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勹、丶。
〔勺〕字造字法是象形。本义是古代舀酒器。
〔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áo] ⑴ 一种有柄的可以舀取东西的器具⑵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,一升的百分之一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之若切頁碼第471頁,第2字續丁孫
勺
異體勺
挹取也。象形,中有實,與包同意。凡勺之屬皆从勺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外象其哆口、有柄之形,中一象有所盛也。與包同意,謂包象人褢子,勺象器盛酒漿,其意一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真若反頁碼第1101頁,第3行,第1字述
挹取也。象形。中有實,與包同意。凡勺之屬皆從勺。
鍇注臣鍇曰,禮曰:今夫水一勺之多少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之若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858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42頁,第8字
枓也。
段注二字依玄應書卷四補。《木部》枓下云勺也。此云勺,枓也。是爲轉注。考老之例也。《考工記》。勺一升。注曰:勺,尊斗也。斗同枓。謂挹以注於尊之枓也。《士冠禮》注亦云:尊斗,所以𣂏酒也。今皆譌尊升。不可通矣。詩。酌以大斗。毛云:長三尺。謂其柄。
所㠯挹取也。
段注所以二字依息夫躳傳顏注補顏之訓詁多取諸許也。挹者,抒也。勺是器名。挹取者,其用也。刪所以,則體用溷矣。
象形。中有實。與包同意。
段注外象其哆口,有柄之形。中一象有所盛也。與包同意,謂包象人褢子。勺象器盛酒漿。其意一也。李陽冰曰:勺从勹裹之勹。失之。勺象張口。豈同弇口哉。此字當依《考工記》上灼反,《中庸》市若反,篇,韵時灼市若切。大徐之若切。非也。今俗語猶時灼切。二部。俗作杓。
凡勺之屬皆从勺。
白话解释
勺,用餐具舀食。字形像匙中盛物之形,构字方法与“包”字在“勹”中加“子”相似。所有与勺相关的字,都用“勺”作边旁。
勺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35頁,第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04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9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27頁,第15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60頁,第9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85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477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970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976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74頁,第1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04頁,第10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982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689頁【補遺】第18048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319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44頁【崇文】第4973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59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928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613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1293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