劈字详情
劈
劈字概述
〔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pī、pǐ),部首是刀部,总笔画是15画。
〔劈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辟、刀”,五行属金。
〔劈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刀,辟声。本义是破开;分割。
〔劈〕字仓颉码是SJSH,五笔是NKUV,四角号码是70227,郑码是XMSY,中文电码是0490,区位码是3792。
〔劈〕字的UNICODE是U+528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1128,UTF-32:00005288,UTF-8:E5 8A 88。
〔劈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3311,属常用字。
〔劈〕字异体字是礕、𨐯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:刀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4頁,第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44頁,第3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72頁,第42字
音《唐韻》:普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匹歷切,𡘋音霹。《說文》:破也。从刀,辟聲。《玉篇》:裂破也。《廣韻》:割也。《集韻》:分也。
注解
〔劈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劈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pī、pǐ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辟、刀。
〔劈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刀,辟声。本义是破开;分割。
〔劈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pī] ⑴ 用刀斧或强力破开⑵ 雷电击坏或击毙⑶ 冲着,正对着⑷ 两个斜面合成的纵截面呈三角形的简单机械,刀、斧、楔子等各种切削工具的刃都属于这一类(亦称“尖劈”)。㈡ [pǐ] ⑴ 分开⑵ 分裂,使从原物上分开⑶ 腿或手指等过分叉开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普擊切頁碼第135頁,第28字續丁孫
劈
破也。从刀辟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匹錫反頁碼第350頁,第4行,第1字述
破也。從刀辟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普擊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第718頁,第4字許惟賢第320頁,第1字
破也。
段注此字義與副近而不同。今字用劈爲副。劈行而副廢矣。劈與副古經有相通者。《大宗伯》疈辜祭。疈在一部。故書疈爲罷。大鄭釋爲披磔牲以祭。罷披破同十七部。劈在十六部。此其音義相通之證也。《考工記》假薜爲劈。注云:薜,破裂也。又或假擘爲之。張衡賦云分肌擘理是也。
从刀。辟聲。
段注普擊切。十六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馬融《廣成頌》「擺牲」即「劈牲」。
馬融《廣成頌》「擺牲」之擺係劈之借。
白话解释
劈,用刀斧将物体从中破开。字形采用“刀”作边旁,“辟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《說文‧刀部》:「劈,破也。从刀、辟聲。」從刀,表示劈物的工具;從辟,表示音讀。本義是用刀、斧等工具縱向破開物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劈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269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361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27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179頁,第18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169頁,第16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607頁,第2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066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2482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886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08頁,第9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176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1387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4657頁【補遺】第16694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144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362頁【崇文】第144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533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186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四冊,第561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445頁,第6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