冺字概述
〔冺〕字拼音是(mǐn),部首是冫部,总笔画是7画。
〔冺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冫、民”。
〔冺〕字仓颉码是IMRVP,五笔是UNAN,四角号码是37147,郑码是TDYH。
〔冺〕字的UNICODE是U+51B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922,UTF-32:000051BA,UTF-8:E5 86 BA。
〔冺〕字异体字是抿、泯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冺”,请参考“抿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15頁,第6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24頁,第10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71頁,第3字
音《集韻》:眉貧切 —— 㨉字省文。詳㨉字註。
音又,武粉切 —— 與抆同。《呂氏春秋》:吳起抿泣。
注解
〔抿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抿〕字拼音是mǐ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民。
〔抿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ǐn] ⑴ 刷,抹⑵ (嘴、翅膀等)收敛,稍稍合拢⑶ 收敛嘴唇,少量沾取⑷ 擦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