儱字详情

𭗱

lǒngㄌㄨㄥˇlóngㄌㄨㄥˊlòngㄌㄨㄥˋ

亻部

18画

17

18画 (儱)

左右结构

OYBP

NSI

21211

U 5131

WUED

撇、竖、点、横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横、竖折撇/竖折折、横、竖弯钩、横、横、横

儱字概述

〔儱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lǒng、lóng、lòng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18画

〔儱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龍”。

〔儱〕字仓颉码是OYBP,五笔是WUED,四角号码是21211,郑码是NSI

〔儱〕字的UNICODE是U+513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785,UTF-32:00005131,UTF-8:E5 84 B1。

汉字解释

1lǒngㄌㄨㄥˇ

基本解释

见“”。

2lóngㄌㄨㄥˊ

基本解释

〔~倲〕劣。

3lòngㄌㄨㄥˋ

基本解释

〔~偅( zhòng )〕行动不灵活;走路不稳当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8頁,第17

同文書局本: 第121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46頁,第17

廣韻》:力董切;《集韻》:魯孔切,𡘋音嚨 —— 儱侗,未成器也。又,儱偅。詳偅字註。

注解

〔儱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儱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ǒng、lóng、lò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龍

〔儱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ǒng] ⑴ 见“笼”。 [lóng] ⑴ 〔~倲〕劣。 [lòng] ⑴ 〔~偅( zhòng )〕行动不灵活;走路不稳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