備字概述
〔備〕字拼音是(bèi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12画。
〔備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𤰇”。
〔備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人,備( bèi )聲。本义是謹慎、警惕。
〔備〕字仓颉码是OTHB,五笔是WATE,四角号码是24227,郑码是NEML。
〔備〕字的UNICODE是U+509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633,UTF-32:00005099,UTF-8:E5 82 99。
〔備〕字异体字是㑲、俻、偹、僃、备、葡、𠃰、𠈍、𠏆、𤖤、𤰈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51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13頁,第2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8頁,第12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平祕切,音避 —— 成也。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司樂》:凡樂則吿備㊟〔「樂」下有一「成」字,原文作:凡樂成則吿備。〕。
义又,咸也、副也。《書・周官》:官不必備,惟其人。
义又,先具以待用也。《書・說命》:惟事事,乃其有備,有備無患。《左傳・僖五年》:凡分、至、啓、閉,必書雲物,爲備故也。
义又,足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易之爲書也,廣大悉備。
义又,《禮・祭統》:福者,備也。備者,百順之名也。無所不順者之謂備。
义又,盡也。《禮・月令》:季秋之月,命冢宰,農事備收㊟〔「命冢宰」前有一「乃」字。原文作:乃命冢宰,農事備收〕。
义又,長兵曰備。《左傳・昭二十一年》:用少莫如齊致死,齊致死莫如去備。
音又,搔也。《周禮・秋官》:冥氏,若得其獸,則獻其皮,革、齒、須備。【註】須直謂頤下須,備謂搔也。搔音爪。
义又,姓。
音又,叶蒲必切,音弼。《詩・小雅》:禮儀既備,鐘鼓既戒。戒音吉。
卷目:考證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愛日堂藏本: 第50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39頁,第8字
《周禮・春官・大司樂》凡樂則告備。
謹照原書大司樂改樂師。凡樂下增成字。
《禮・月令》季秋之月,命冢宰,農事備收。
謹照原文命字上增乃字。
注解
〔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備〕字拼音是b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𤰇。
〔備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人,備( bèi )聲。本义是謹慎、警惕。
〔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bèi] ⑴ 慎。⑵ 准備;預備。⑶ 防備;戒備。⑷ 武備,守備。⑸ 措施;辦法。⑹ 齊備。⑺ 滿。⑻ 完備;齊備。⑼ 儲備;儲藏。⑽ 謙辭。充任;充數。又作为。如⑾ 美好。⑿ 後垣。⒀ 爪。⒁ 賠償。⒂ 調度。⒃ 用。⒄ 究。⒅ 副詞。①相當於“盡”、“皆”。②更加。⒆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平祕切頁碼第260頁,第18字續丁孫
僃
異體備、備
愼也。从人𤰈聲。
𠈍
古文備。
附注按:甲骨文、金文為「箙」的象形字,盛矢器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辨利反頁碼第669頁,第1行,第1字述
愼也。從人𤰇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669頁,第1行,第2字述
古文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平祕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483頁,第2字許惟賢第651頁,第4字
愼也。
段注《心部》曰:愼者,謹也。《言部》曰:謹者,愼也。得僃而三字同訓。或疑僃訓愼未盡其義。不知用部曰𤰈,具也。此今之僃字。僃行而𤰈廢矣。𤰈廢而僃訓具。尟知其古訓愼者。今義行而古義廢矣。凡許之書所以存古形古音古義也。《方言》曰:僃,咸也。此具之義也。又曰:蕆,敕,戒,僃也。此愼之義也。
从人。𤰈聲。
段注平祕切。古音在一部。
古文僃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慎也。防僃,𤰈具。
慎也。防僃、葡具。𤰈,具也。
白话解释
备,谨慎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“”作声旁。
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备”。
字形解说
甲骨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
」二字構成(
乃箙的初文,像盛矢器之形),於此乃聲符,注明音讀。金文作
,所從「
」,亦像盛矢器形,亦為箙的初文。篆文承之變作「
」。隸書承之變作「
」。楷書承之,變作「?」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「备」。
備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12頁,第3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54頁,第5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99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30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14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34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935頁,第3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007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74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2頁,第3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5頁,第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670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027頁【補遺】第17195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750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88頁【崇文】第274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64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333頁,第5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321頁,第3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66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