俊字详情
俊
俊字概述
〔俊〕字拼音是(jùn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俊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夋”,五行属火。
〔俊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雋( jùn )声。本义是才智超群的人。
〔俊〕字仓颉码是OICE,五笔是WCWT,四角号码是23247,郑码是NZOR,中文电码是0193,区位码是3101。
〔俊〕字的UNICODE是U+4FCA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426,UTF-32:00004FCA,UTF-8:E4 BF 8A。
〔俊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578,属常用字。
〔俊〕字的近义词是俏,反义词是丑,异体字是㑓、㑺、儁、舜、蹲、駿、𨶊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30頁,第10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4頁,第1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9頁,第6字
音《唐韻》:子峻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祖峻切,𡘋音儁。《說文》:材千人也。馬氏曰:智過千人曰俊。《北史・蘇綽傳》:萬人之秀曰俊。《禮・王制》:司徒論選士之秀者,而升之學,曰俊士。又,〈月令〉:孟夏命大尉贊桀俊,遂賢良。
义又,與儁、峻𡘋通。《書・堯典》:克明俊德。【註】俊同「峻」。
义又,同「畯」。《史記・宋世家》引《書・洪範》「俊民用章」作畯民。
义又,通作駿。《史記・屈原傳》:誹駿疑傑。
义又,與𠬍同。《戰國策》:世無東郭俊盧氏之狗。【註】又作逡。
注解
〔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俊〕字拼音是jù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夋。
〔俊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雋( jùn )声。本义是才智超群的人。
〔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ùn] ⑴ 才智出众的人⑵ 容貌美丽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子峻切頁碼第258頁,第5字續丁孫
俊
材千人也。从人夋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子峻反頁碼第662頁,第1行,第1字述
才過千人也。從人夋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子峻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1463頁,第1字許惟賢第642頁,第4字
材過千人也。
段注大徐本無過字。尹《文子》曰:千人才曰俊。萬人曰傑。《淮南・泰俗訓》曰:智過萬人者謂之英。千人者謂之俊。百人者謂之豪。十人者謂之傑。《春秋繁露》曰:萬人者曰英。千人者曰俊。百人者曰傑。十人者曰豪。《皋陶謨》鄭注曰:才德過千人爲俊。百人爲乂。《呂氏春秋・孟秋紀》高注曰:才過萬人曰桀。千人曰俊。王逸注《懷沙》曰:千人才爲俊。一國高爲桀。諸家說俊皆同。惟《月令・正義》引蔡氏《辨名記》云:十人曰𨕖。倍𨕖曰俊。萬人曰桀。其說不同。《方言》曰:孑,俊也。遵,俊也。又按《月令》疏蔡氏下奪引字。《辨名記》卽《白虎通》之《別名記》。古文記二百十四篇之一也。《禮運》及《左傳》宣十五年疏皆引《辨名記》云:倍人曰茂。十人曰𨕖。倍𨕖曰俊。千人曰英。倍英曰賢。萬人曰桀。倍桀曰聖。語較完。而《白虎通》引《別名記》。五人曰茂。十人曰𨕖。百人曰俊。千人曰英。倍英曰賢。萬人曰傑。萬傑曰聖。又不同。乖異。
从人。夋聲。
段注子峻切。十三部。按《尙書》以畯爲俊。《山海經》以俊爲舜。
白话解释
俊,才智胜过千人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夋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。篆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夋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體狀貌;從「夋」,聲符,注明音讀。隸書承自篆文,右體上端「㠯」變作「厶」;中路「儿」變作「丄」,已失其原形。楷書承之,右體上端「允」,承之隸書作「厶」,承自篆文作「八」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俊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07頁,第2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47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95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26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11頁,第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20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910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965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54頁,第2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0頁,第1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0頁,第13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635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941頁【補遺】第1718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132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82頁【崇文】第272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51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277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760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