侍字概述
〔侍〕字拼音是(shì),部首是亻部,总笔画是8画。
〔侍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亻、寺”,五行属火。
〔侍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寺声。本义是在尊长旁边陪着。
〔侍〕字仓颉码是OGDI,五笔是WFFY,四角号码是24241,郑码是NBDS,中文电码是0174,区位码是4244。
〔侍〕字的UNICODE是U+4F8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0365,UTF-32:00004F8D,UTF-8:E4 BE 8D。
〔侍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136,属常用字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24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1頁,第26字
標點整理本: 第26頁,第16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時吏切,音耆。《說文》:承也。《廣韻》:近也、從也。《六書故》:陪側也。《禮・曲禮》:侍坐于先生。
义又,常侍,漢時宦官名,後遂沿習爲士人官制。如唐高適稱高常侍、李愬稱李常侍是也。
义又,《史記・魏世家》:公仲連進牛畜、荀欣、徐越。畜侍以仁義,欣侍以舉賢使能,越侍以節財儉用。【註】侍猶勸也。
义又,侍其,複姓。宋侍其良器。
卷目:考證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
愛日堂藏本: 第39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38頁,第23字
《史記・魏世家》公仲連進牛畜荀欣徐越。畜侍以仁義,欣侍以舉賢使能,越侍以節財儉用。
謹照原書魏世家改趙世家。
注解
〔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。
〔侍〕字拼音是s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寺。
〔侍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人,寺声。本义是在尊长旁边陪着。
〔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ì] ⑴ 伺候,在旁边陪着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時吏切頁碼第261頁,第12字續丁孫
侍
承也。从人寺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五反切食志反頁碼第671頁,第1行,第1字述
承也。從人,從寺。
鍇注臣鍇曰:「承其不及也,故《傳》曰:『孔子有云,侍言語不脩子貢,侍節小夫,公西華侍』是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上反切時吏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489頁,第1字許惟賢第654頁,第1字
承也。
段注承者,奉也。受也。凡言侍者皆敬恭承奉之義。
从人。寺聲。
段注小徐作从人,从寺。時吏切。一部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《禮記》「詩懷之」乃待之借,訓承。[一][一]《儀禮•特牲饋食禮》「詩懷之,實于左袂。」鄭玄注:「詩猶承也」。
白话解释
侍,承奉。字形采用“人”作边旁,采用“寺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。戰國文字作,由「人」、「寺」二字構成。從「人」,表示依靠人力。從「寺」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義。寺本義為行止,引申為操持義。篆文、隸書、楷書承之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侍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513頁,第11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656頁,第8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501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31頁,第1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15頁,第4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137頁,第6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942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4020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80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3頁,第2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26頁,第8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681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8050頁【補遺】第1719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641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90頁【崇文】第275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68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335頁,第1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七冊,第335頁,第4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69頁,第5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