鋘字详情

𭗱

huáㄏㄨㄚˊㄨˊ

金部

15画

7

15画 (鋘)

左右结构

CRVK CRMK

PJAG

86184

U 92D8

QKGD

撇、点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提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鋘字概述

〔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huá、wú、wū),部首是金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鋘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金、吴”或“釒、吳”。

〔鋘〕字仓颉码是CRVK CRMK,五笔是QKGD,四角号码是86184,郑码是PJAG

〔鋘〕字的UNICODE是U+92D8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592,UTF-32:000092D8,UTF-8:E9 8B 98。

〔鋘〕字异体字是𦥉𨦚

汉字解释

1huáㄏㄨㄚˊ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。

2ㄨˊ

基本解释

刀名:“两~植吾宫墙”。

3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或“”,泥镘,泥工涂墙壁的工具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130頁,第16

同文書局本: 第1307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1295頁,第16

廣韻》:戸花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胡瓜切,𡘋音華。說文》本作㭉,兩刃臿也。廣韻》:鋘鍫。後漢・獨行傳》:戴就被考掠,燒鋘斧,使就挾于肘腋。【註】鋘,斧臿也。集韻》或作鏵。

又,《集韻》:洪孤切,音胡 —— 泥鏝也,塗工之具。或作釫。

又,《廣韻》:五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訛胡切,𡘋音吾 —— 錕鋘,山名,出金,可作刀以切玉。列子・殷湯篇》作錕鋙,司馬相如〈子虛賦〉作昆吾。

卷目:考證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769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5頁,第29

錕鋘,山名。出金,可作刀以切玉。《列子・殷湯篇》作錕鋙。

謹照原書改湯問篇。

注解

〔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

〔鋘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huá、wú、w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吳

〔鋘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uá] ⑴ 古同“铧”。 [wú] ⑴ 刀名:“两~植吾宫墙”。 [wū] ⑴ 古同“圬”或“杇”,泥镘,泥工涂墙壁的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