嵫字详情

二级汉字通用字

山部

12画

10

13画 (嵫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UTVI

LLZZ

28732

1521

6549

U 5D6B

MUXX

竖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撇折、撇折、点、撇折、撇折、点

嵫字概述

〔嵫〕字拼音是(zī),部首是山部,总笔画是12画

〔嵫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山、兹”,五行属土。

〔嵫〕字仓颉码是UTVI,五笔是MUXX,四角号码是28732,郑码是LLZZ,中文电码是1521,区位码是6549

〔嵫〕字的UNICODE是U+5D6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23915,UTF-32:00005D6B,UTF-8:E5 B5 AB。

〔嵫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174

汉字解释

基本解释

〔崦~〕见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1.——见“崦嵫”( yānzī ):
2.山名,在甘肃。
3.古代指太阳落山的地方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寅集中 部首:山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55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317頁,第34

標點整理本: 第257頁,第4

廣韻》:子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津之切;《正韻》:津私切,𡘋音咨 —— 崦嵫,山名,日所入處。見前崦字註。

又,嵫山,在嵫陽縣北。

又,嵫釐,峻險貌。王延壽〈魯靈光殿賦〉:崱屴嵫釐。〇【按】王賦,嵫釐𡸟釐互見,音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中,康熙部首是山部

〔嵫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山、兹

〔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ī] ⑴ 〔崦~〕见“崦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