𪮃字概述
〔𪮃〕字拼音是(cán),部首是手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𪮃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斩、手”。
〔𪮃〕字仓颉码是KLQ,五笔是LRRJ,郑码是DGLI。
〔𪮃〕字的UNICODE是U+2AB8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C,10进制: 174979,UTF-32:0002AB83,UTF-8:F0 AA AE 83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𪮃”,请参考“㨻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77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51頁,第2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99頁,第3字
音《唐韻》:昨甘切;《集韻》:財甘切,𡘋音慙。《說文》:暫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所斬切,毿上聲。《博雅》:次也。一曰截取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在敢切,音槧 —— 擊也。
音又,俎紺切 —— 舉也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山檻切 —— 亦取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疾染切,音漸。又,士減切,讒上聲 —— 義𡘋同。
义一說摲字變體。
注解
〔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㨻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án、shǎn、z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斬、手。
〔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cán] ⑴ 斩取。㈡ [shǎn] ⑴ 次。㈢ [zàn] ⑴ 击。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