䏡字详情

𭗱

shìㄕˋ
三级汉字

月部

9画

5

11画 (䏡)

左右结构

BMMF

QBK

71291

U 43E1

EFIY

䏡字概述

〔䏡〕字拼音是(shì),部首是月部,总笔画是9画

〔䏡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月、示”或“、示”。

〔䏡〕字仓颉码是BMMF,五笔是EFIY,四角号码是71291,郑码是QBK

〔䏡〕字的UNICODE是U+43E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7377,UTF-32:000043E1,UTF-8:E4 8F A1。

〔䏡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6865

汉字解释

shìㄕˋ

基本解释

肉生。《改併四聲篇海•肉部》引《川篇》:“䏡,肉生也。”
有机化合物。溶于水,遇热不凝固,是食物蛋白和蛋白胨的中间产物。(英proteose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342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978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944頁,第8

字彙》:時吏切,音視 —— 肉生也。

注解

〔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䏡〕字拼音是s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示

〔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ì] ⑴ 肉生。《改併四聲篇海•肉部》引《川篇》:“䏡,肉生也。”⑵ 有机化合物。溶于水,遇热不凝固,是食物蛋白和蛋白胨的中间产物。(英proteos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