𩫖字详情

𭗱

𩫖

guōㄍㄨㄛ

高部

17画

7

17画 (𩫖)

上下结构

YRWL

SJZI

U 29AD6

YLKH

𩫖字概述

𩫖〕字拼音是(guō),部首是高部,总笔画是17画

𩫖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亠、口、回、𠙼、丨”。

𩫖〕字仓颉码是YRWL,五笔是YLKH,郑码是SJZI

𩫖〕字的UNICODE是U+29AD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70710,UTF-32:00029AD6,UTF-8:F0 A9 AB 96。

𩫖〕字异体字是𩫏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𩫖

同“𩫏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高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73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1452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1447頁,第54

唐韻》:古博切;《集韻》:光鑊切,𡘋音郭。說文》:度也,民所度居也。从回,象城𩫖之重,兩亭相對也。玉篇》:今作郭。

注解

𩫖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高部

𩫖〕字拼音是guō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󰑺、回、𠯃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下反切古博切頁碼169頁,第12

𩫖

異體𩫏𩫗

𩫖度也,民所度居也。从回,象城𩫖之重,兩亭相對也。或但从囗。囗音韋。凡𩫖之屬皆从𩫖

附注郭沫若《卜辭通纂》:「从四亭於城垣之上兩兩相對,與从二亭相對同意。」

蔣注案:𩫖作偏傍時隸作享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昆霍反頁碼423頁,第4行,第1

𩫖度也,民所度居也。從回,象城𩫏之重,兩亭相對也。或但從囗。凡𩫏之屬,皆從𩫏

鍇注臣鍇曰:「重城也,𩫏,城外亭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下古音第-部頁碼911頁,第2許惟賢403頁,第7

𩫖度也。

段注此以音說義。與蒦度也,音義略同。

民所度居也。

段注《釋名》曰:郭,廓也。廓落在城外也。按城𩫖字今作郭。郭行而𩫖廢矣。《邑部》曰:𩫩,齊之郭氏虛也。𡔷下云:萬物郭皮甲而出。當作𩫖。卽今之廓字也。

从回。象城𩫖之重。

段注內城外𩫖

㒳亭相對也。

段注謂上󰑺下𠯃也。內城外𩫖。㒳亭相對。《漢典》略曰:雒陽二十街。街一亭。十二城門。門一亭。此城內亭也。《百官公卿表》。縣道十里一亭。此城外亭也。

或但从囗。

段注音韋。謂篆作𠅷也。按當出𠅷篆,在皆从𩫖之下。

𩫖之屬皆从𩫖

𩫏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37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436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341頁
4說文校箋第216頁,第4字
5說文考正第210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742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1302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2894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08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33頁,第11字
11標注說文第214頁,第11字
12說文注箋第1716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5522頁【補遺】第16812頁
14通訓定聲第1823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446頁【崇文】第1781頁
16說文句讀第666頁
17說文新證第452頁,第1字
18章授筆記第225頁,第1字
19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525頁,第1字
20古字釋要第537頁,第1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余封切頁碼454頁,第25

墉城垣也。从土庸聲。

𩫖

異體𩫏𩫃

𩫖古文墉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與封反頁碼1068頁,第5行,第2

𩫖城垣也。從土庸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通呼曰城,築土壘甓曰墉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068頁,第5行,第3

古文墉如此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余封切古音第九部頁碼2752頁,第4許惟賢1196頁,第6

𩫖城垣也。

段注《皇矣》。以伐崇墉。傳曰:墉,城也。《崧高》。以作爾庸。傳曰:庸,城也。庸墉古今字也。城者,言其中之盛受。墉者,言其外之牆垣具也。毛統言之。許析言之也。《周易》曰:乗其墉。又曰:公用射隼於高墉之上。

从土。庸聲。

段注余封切。九部。

古文墉。

段注五篇曰:𩫖,度也。民所度凥也。字音古博切。此云古文墉者,葢古讀如庸。秦以後讀如郭。如豕亥同𢁓字,訓順訓慕同孌字之比。

墉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00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1159頁,第3字
3黃侃手批第863頁
4說文校箋第604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540頁,第5字
6說文今釋第2002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3351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71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870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359頁,第15字
11標注說文第580頁,第6字
12說文注箋第4783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13237頁【補遺】第17991頁
14通訓定聲第155頁,第5字
15說文義證第1198頁【崇文】第4789頁
16說文句讀第1980頁
17說文新證第452頁,第2字
18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254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252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