𧶄字概述
〔𧶄〕字拼音是(zhèng),部首是貝部,总笔画是13画。
〔𧶄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貝、争”。
〔𧶄〕字仓颉码是BCNSD,五笔是MQVH,郑码是LORX。
〔𧶄〕字的UNICODE是U+27D84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63204,UTF-32:00027D84,UTF-8:F0 A7 B6 84。
〔𧶄〕字异体字是掙。
相关推荐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𧶄”,请参考“掙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047頁,第1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38頁,第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385頁,第3字
音《集韻》:初耕切,音鐺。《博雅》:刺也。
音又,《字彙》:側迸切,音諍。《中原雅音》:掙,剉也。
注解
〔掙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掙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ēng、zhè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爭。
〔掙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ēng] ⑴ 〔~扎〕盡力支撐或擺脫,如“垂死~~”。㈡ [zhèng] ⑴ 用力支撐或擺脫⑵ 出力取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