㳷字详情

𭗱

wěnㄨㄣˇㄏㄨ

氵部

11画

8

12画 (㳷)

左右结构

EPHA

VROK

37162

U 3CF7

IQRJ

㳷字概述

〔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wěn、hū),部首是氵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㳷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氵、曶”。

〔㳷〕字仓颉码是EPHA,五笔是IQRJ,四角号码是37162,郑码是VROK

〔㳷〕字的UNICODE是U+3CF7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5607,UTF-32:00003CF7,UTF-8:E3 B3 B7。

〔㳷〕字异体字是𣴵𣷤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1ㄏㄨ
1.拼音hū。
2.青黑色。
3.大清。

2wěnㄨㄣˇ
拼音wěn。水绝之状。

3tuìㄊㄨㄟˋ
拼音tuì。浸渍去色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00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628頁,第22

標點整理本: 第576頁,第1

唐韻》、《集韻𡘋呼骨切,音忽。玉篇》:靑黑貌。又,大淸也。

又,合也。楞嚴經》:心綿愛㳷。

又,《集韻》:武粉切,音吻 —— 水絕貌。

又,吐內切,音退 —— 漬元色曰㳷。玉篇》本作淐,今作㳷,《集韻》與同,隷作㳷,或从忽作淴。

卷目:考證・巳集上 部首:水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369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5頁,第13

《玉篇》本作渴,今作㳷。

謹照原文渴改淐。

《集韻》與𣴵同。隷作㳷。

謹按𣴵字當改𣴵,互見本部七晝𣴵字註。

注解

〔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㳷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wěn、h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曶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骨切頁碼369頁,第3

異體𣷤𣴵

㳷青黑色。从水曶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虎配反頁碼903頁,第4行,第1

㳷青黒皃也。從水曶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曶音忽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呼骨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206頁,第2許惟賢960頁,第3

𣷤

𣷤青黑皃。

段注皃字依《廣韵》訂。

从水。昌聲。

段注各本篆文作㳷,解作曶聲。此以隸體改篆也。篇,韵皆曰:淐今作㳷。今據正。其音當依《廣韵》荒內切。十五部。大徐呼骨切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古音末。昧爽亦作曶爽,可證。音轉為黴,《說文》「黴,久雨青黑也。」

㳷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729頁,第14字
2陳昌治本第931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703頁
4說文校箋第480頁,第1字
5說文考正第440頁,第7字
6說文今釋第1607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2726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545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352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90頁,第22字
11標注說文第464頁,第9字
12說文注箋第3891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10956頁【補遺】第17660頁
14通訓定聲第2512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964頁【崇文】第3853頁
16說文句讀第1565頁
17章授筆記第457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九冊,第125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1024頁,第8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