㫰字概述
〔㫰〕字拼音是(lǎng),部首是日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㫰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日、良”。
〔㫰〕字仓颉码是AIAV,五笔是JYVE86,JYVY98,四角号码是63032,郑码是KSXO。
〔㫰〕字的UNICODE是U+3AF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5088,UTF-32:00003AF0,UTF-8:E3 AB B0。
〔㫰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三级字表中,序号7158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上 部首:日部
武英殿刻本: 第1182頁,第8字
同文書局本: 第495頁,第32字
標點整理本: 第441頁,第33字
音《集韻》:里黨切 —— 與朗同,明也。
音又,郎宕切,音浪 —— 暴也。
注解
〔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。
〔㫰〕字拼音是lǎ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日、良。
〔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ăng] ⑴ 明。《玉篇•日部》:“㫰,明。”⑵ 姓。《集韻•蕩韻》:“㫰,姓。”㈡ [làng] ⑴ 晒。《五燈會元•太平懃禪師》:“今年雨水多,各宜頻曬㫰。”原注:“㫰,暴也。”⑵ 把东西放在通风或阴凉的地方使其干燥。宋陸游《春日》:“遲日園林嘗煮酒,和風庭院㫰新絲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