㫯字详情

𭗱

màoㄇㄠˋ

日部

11画

7

11画 (㫯)

上下结构

AAMU

KKGR

60212

U 3AEF

JJGQ

㫯字概述

〔㫯〕字拼音是(mào),部首是日部,总笔画是11画

〔㫯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日、㫕”或“昌、兀”。

〔㫯〕字仓颉码是AAMU,五笔是JJGQ,四角号码是60212,郑码是KKGR

〔㫯〕字的UNICODE是U+3AE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A,10进制: 15087,UTF-32:00003AEF,UTF-8:E3 AB AF。

〔㫯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上 部首:日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182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495頁,第30

標點整理本: 第441頁,第31

篇海》:莫北切,音墨 —— 突前也。〇【按】與見部𧠊字音義同,卽𧠊字之譌。

注解

〔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上,康熙部首是日部

〔㫯〕字拼音是m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昌、兀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𧠊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下反切莫紅切、亡𣵽頁碼285頁,第3

𧠊

異體㒻、㫯

𧠊突前也。从見、𠔼

鉉注臣鉉等曰:𠔼,重覆也。犯𠔼而見,是突前也。

附注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𧠊,从見,从𠔼,會意,與冒略同。按:此字𠔼亦聲,讀如蒙者聲之轉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六反切亾空反頁碼719頁,第6行,第2

𧠊突前。從見、𠔼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𠔼音蒙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下反切莫紅切、莫沃切古音第二~三部頁碼1633頁,第5許惟賢716頁,第4

𧠊突前也。

段注前當作歬。與冡音義略同。冡重𠔼,故入𠔼部。此重突前,故入《見部》。

从見𠔼

段注莫紅、莫沃二切。古音當在二部三部閒。按鍇本《冃部》又有㒻字。鉉本及《廣韵》有𧠊無㒻。《集韵》二字兼有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突前也。今小兒捉𧠊是也。

𧠊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60頁,第9字
2陳昌治本第712頁,第8字
3黃侃手批第543頁
4說文校箋第364頁,第2字
5說文考正第344頁,第1字
6說文今釋第1238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2118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4307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831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221頁,第31字
11標注說文第354頁,第7字
12說文注箋第2954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8683頁【補遺】第17308頁
14通訓定聲第211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745頁【崇文】第2977頁
16說文句讀第1166頁
17章授筆記第361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七冊,第779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828頁,第14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