𣪁字详情

𭗱

𣪁

zuānㄗㄨㄢ

歹部

23画

19

23画 (欑)

左右结构

MNHUC

ARRL

U 23A81

GQTM

𣪁字概述

𣪁〕字拼音是(zuān),部首是歹部,总笔画是23画

𣪁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歹、贊”。

𣪁〕字仓颉码是MNHUC,五笔是GQTM,郑码是ARRL

𣪁〕字的UNICODE是U+23A8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6049,UTF-32:00023A81,UTF-8:F0 A3 AA 81。

𣪁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基本释义

𣪁

同“”。将灵柩停放起来, 以后再正式安葬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𣪁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341頁,第15

同文書局本: 第563頁,第34

標點整理本: 第510頁,第27

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徂丸切;《正韻》:徂官切,𡘋音襸。說文》:一曰積竹杖也。禮・喪大記》:君𣩵用輴,欑至于上,畢塗泥。【註】輴,盛柩之車;欑,猶菆也 —— 菆木于輴之四面至于棺上,以泥塗之。此欑木似屋形,故曰畢塗泥也。後漢・岑彭傳》:田戎橫江水,起浮橋鬭樓,立欑木。

又,地名。左傳・隱十一年》:王與鄭人欑茅之田〔「王與鄭人欑茅之田」,原文作「王取鄔、劉、蒍、邘之田于鄭,而與鄭人蘇忿生之田 —— 溫、原、絺、樊、隰郕、欑茅、向、盟、州、陘、隤、懷」〕又,《春秋・宣十一年》:會狄于欑函。

又,《韻會》:祖官切,音鑽。又,《集韻》:祖算切,鑽去聲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類篇》:矛戟柄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在坦切,音瓚。左傳・昭元年》禜祭爲營欑。
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330頁,第1

同文書局本: 第1653頁,第13

《左傳・隱十一年》王與鄭人欑茅之田。

謹照原文省之田二字。

《春秋・宣十一年》會狄于欑函。

謹照原文會狄上增晉侯二字。

《左傳・昭元年》禜祭爲營欑。

謹按此註文非傳文。謹照原文元年下增註字。

注解

〔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欑〕字拼音是c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贊

〔欑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uán] ⑴ 積竹杖,即“殳”。《説文•木部》:“欑,積竹杖也。”⑵ 聚集;叢積。《説文•木部》:“欑,叢木。”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欑,聚也。”⑶ 稾葬,即停放棺木暫時不葬。宋徐夢莘《三朝北盟會編》卷四十九:“因患身故,州司以京于崇教寺之側拘欑。” [zuàn] ⑴ 同“鑽”。鑽孔。《説文•木部》:“欑,穿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