𣞳字概述
〔𣞳〕字拼音是(kào),部首是木部,总笔画是19画。
〔𣞳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木、靠”。
〔𣞳〕字仓颉码是DHGY,五笔是STFD,郑码是FMJK。
〔𣞳〕字的UNICODE是U+237B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45331,UTF-32:000237B3,UTF-8:F0 A3 9E B3。
〔𣞳〕字异体字是靠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◎拼音kào。[逼~] 逼迫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𣞳”,请参考“靠”字。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中 部首:非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307頁,第1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382頁,第29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373頁,第21字
音《唐韻》:苦到切;《集韻》:口到切,𡘋音犒。《說文》:相違也。从非,吿聲。《集韻》或作搞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今俗依附曰倚靠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𡘋枯沃切,音酷 —— 義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:姑沃切,音牿 —— 相連也。
义或書作𩇸。
注解
〔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非部。
〔靠〕字拼音是kà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告、非。
〔靠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非,告声。从“非”,表示相违背。本义是相背。
〔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ào] ⑴ 倚着,挨近⑵ 依赖⑶ 信托⑷ 传统戏剧中武将所穿的铠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