𡝏字详情

𭗱

𡝏

pínㄆㄧㄣˊ

女部

10画

7

10画 (𡜷)17画 (嬪)

左右结构

VJMS

ZMZY

U 2174F

VPGN

𡝏字概述

𡝏〕字拼音是(pín),部首是女部,总笔画是10画

𡝏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女、𡧍”。

𡝏〕字仓颉码是VJMS,五笔是VPGN,郑码是ZMZY

𡝏〕字的UNICODE是U+2174F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展区B,10进制: 137039,UTF-32:0002174F,UTF-8:F0 A1 9D 8F。

𡝏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𡝏

pínㄆㄧㄣˊ

基本解释

同“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621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263頁,第24

標點整理本: 第199頁,第33

玉篇》:古文嬪字。註詳十四畫。集韻》作𡝏

注解

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

𡜷〕字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𡧎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642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272頁,第37

標點整理本: 第210頁,第2

唐韻》:符眞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毗賔切,𡘋音頻。爾雅・釋親》:婦也。說文》:服也。書・堯典》:𡣕于虞。詩・大雅》:來嫁于周,曰𡣕于京。

又,《禮・曲禮》:生曰妻,死曰𡣕【註】𡣕,婦人美稱。妻死,其夫以美號名之,故稱𡣕

又,妃𡣕,婦官也。禮・昏義》:古者,天子后立六宮,三夫人、九𡣕、二十七世婦、八十一御妻。周禮・天官》:九𡣕,掌婦學之法,以敎九御,各率其屬,而以時御敘于王所。正字通》:《禮記》九𡣕,無昭容等號。字彙》九𡣕下以昭容、昭儀、昭媛、修容、修儀、修媛、克容、克儀、克媛接連上文,誤。

又,仙女號鬱𡣕,九華眞人。見《列仙傳》。

又,𡣕然,多貌。前漢・王莽傳》:收復絕屬,存亡嬻廢,得比肩首,復爲人者,𡣕然成行。

注解

〔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

〔嬪〕字拼音是pí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賓

〔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pín] ⑴ “嫔”的繁体字。⑵ 古代對婦人的美稱。《周禮•天官•;大宰》:“七曰嬪婦,化治絲枲。”鄭玄•;注:“嬪,婦人之美稱也。”⑶ 古代帝王的妻妾之一。也指宮中的女官。如:“嬪妃”、“九嬪”。《禮記•曲禮下》:“天子有后,有夫人,有世婦,有嬪,有妻,有妾。”唐•;顧況•;宮詞五首之二:“玉樓天半起笙歌,風送宮嬪笑語和。”⑷ 出嫁、為人婦。《書經•堯典》:“降二女于媯汭,嬪于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