荒字详情
荒
荒字概述
〔荒〕字拼音是(huāng),部首是艹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荒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艹、巟”,五行属木。
〔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丱,巟( huāng )声。本义是荒芜。
〔荒〕字仓颉码是TYVU,五笔是AYNQ86,AYNK98,四角号码是44212,郑码是ESND,中文电码是5435,区位码是2736。
〔荒〕字的UNICODE是U+835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3618,UTF-32:00008352,UTF-8:E8 8D 92。
〔荒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412,属常用字。
〔荒〕字异体字是㠩、巟、慌、荒、𠃤、𠯚、𥞙、𥠸、𥡃、𥡍、𦮋、𦱐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468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031頁,第8字
標點整理本: 第999頁,第6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呼光切,音肓。《說文》:蕪也,一曰草掩地也。〈周語〉:田疇荒蕪。《韓詩外傳》:四穀不升,謂之荒。《爾雅・釋天》:果不熟爲荒。
义又,廢也。《書・蔡仲之命》:無荒棄朕命。【傳】無廢棄我命。
义又,大也。《詩・周頌》:天作高山,大王荒之。《書・益稷》:惟荒度土功。【傳】大治度水土之功。
义又,《書・禹貢》:五百里荒服。《爾雅・釋地》:觚竹、北戸、西王母、日下,謂之四荒。
义又,掩也。《詩・周南》:南有樛木,葛藟荒之。
义又,空也。〈吳語〉:荒城不盟。
义又,䝉也。《禮・喪大記》〔註〕:在旁曰帷,在上曰荒。
义又,《集韻》同「慌」。《楚辭・哀郢》:荒忽其焉極。
义又,通肓。《史記・扁鵲列傳》:搦髓腦揲荒,〔註〕荒,膏荒也。
义又,地名。《水經注》:荒谷東岸有冶父城。梁元帝〈𤣥覽賦〉:夕瞻荒谷之寺。
义又,歲名。《爾雅・釋天》:大歲在己曰大荒落。
义又,姓。見《通志・氏族略》。
卷目:考證・申集上 部首:艸部
愛日堂藏本: 第589頁,第3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666頁,第15字
《吳語》荒城不盟。
謹照原文城改成。
注解
〔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上,康熙部首是艸部。
〔荒〕字拼音是huā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艹、巟。
〔荒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丱,巟( huāng )声。本义是荒芜。
〔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āng] ⑴ 年成不好,收成不好⑵ 长满野草,或无人耕种⑶ 废弃⑷ 冷落偏僻⑸ 严重缺乏,不够用⑹ 不实在的,不正确的⑺ 放纵,迷乱⑻ 远,边远的地方⑼ 扩大:“天作高山大王~之”。⑽ 包有:“奄有龟蒙,遂~大东,至于海邦”。⑾ 工业上指没有经过精细加工的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呼光切頁碼第26頁,第18字續丁孫
𮎰
異體荒、荒、𦮋
蕪也。从艸㠩聲。一曰艸淹地也。
附注按:段玉裁注本「淹」作「掩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反切忽光反頁碼第95頁,第6行,第3字述
蕪也。從艸㠩聲。一曰艸淹地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謂草雜水淹地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一下反切呼光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158頁,第4字許惟賢第69頁,第4字
蕪也。
段注𮎰之言尨也。故爲蕪薉。
从艸。㠩聲。
段注呼光切。十部。
一曰艸掩地也。
段注《周南》、《魯頌》毛鄭皆曰:𮎰,奄也。此艸掩地引伸之義也。一本掩作㤿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古無輕唇音,當讀芒。荒、蕪音近(疊韻)。引申荒大、荒唐。
古無輕唇音,荒讀如芒。荒、蕪疊韻,荒蕪者,猶言尨雜也。荒大之荒,及「荒,淹也」之荒,均當作巟;《說文》:「巟,水廣也。」荒唐?
古無輕唇,讀如芒。荒、蕪疊韻,荒蕪者,猶言尨雜也。引申為荒大、荒唐。但訓大者,似宜作巟,《說文》:「巟,水廣也。」
白话解释
荒,芜,不长草。字形采用“艸”作边旁,是声旁。一种说法认为,“荒”是野草长满了田地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金文,中山國器見「怠荒」連用。字從艸、巟聲,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《說文》:「荒,蕪也。从艸、巟聲。一曰,艸掩地也。」段注:「荒之言尨也,故為蕪薉。」隸、楷字形均承篆文而來。
荒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9頁,第8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80頁,第10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77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36頁,第3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30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7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206頁,第2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510頁,第1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65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20頁,第22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35頁,第9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9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758頁【補遺】第16242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652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88頁【崇文】第34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106頁 |
| 17 | 章授筆記 | 第45頁,第4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一冊,第496頁,第2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84頁,第3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