龃字详情

ㄐㄩˇ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齿部

13画

5

20画 (齟)26画 (䶥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YUBM

IOLC

27712

7880

8620

U 9F83

HWBG

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点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

龃字概述

〔龃〕字拼音是(jǔ),部首是齿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龃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齿、且”,五行属木。

〔龃〕字仓颉码是YUBM,五笔是HWBG,四角号码是27712,郑码是IOLC,中文电码是7880,区位码是8620

〔龃〕字的UNICODE是U+9F8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835,UTF-32:00009F83,UTF-8:E9 BE 83。

〔龃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426

〔龃〕字异体字是𪙵

汉字解释

ㄐㄩˇ

基本解释

〔~龉〕牙齿上下对不上,喻意见不合,如“双方发生~~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74頁,第7

同文書局本: 第1533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1536頁,第12

集韻》:在呂切,音咀。說文》:齒不相値曰齟齬。六書故》:鋸齒出入亦曰齟齬。

又,《玉篇》:齧也。集韻》:嚼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牀呂切;《集韻》:狀所切,𡘋音鉏。又,《集韻》:鋤加切,音查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莊加切,音樝。前漢・東方朔傳》:令壷齟老柏塗,齟者,齒不正也。【張晏註】齟,讀如樝犁之樝。

注解

〔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

〔齟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齒、且

〔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ǔ] ⑴ 〔齟齬〕➊上下齒不相對應。《集韻•語韻》:“齟,齟齬,齒不正。”➋抵觸不合。 《太玄•親》:“親非其膚,其志齟齬。” ➌別離。宋王安石《酬冲卿見别》:“兩地塵沙今齟齬,二年風月共婆娑。” ➍不平正。清李必恒《鐃歌•役者謳》:“輦粟陟砠,山石齟齬。”⑵ 咀嚼。《玉篇•齒部》:“齟,齧也。”《集韻•語韻》:“齟,嚼也。” [zhā] ⑴ 同“䶥”。牙齒不正。《集韻•麻韻》:“䶥,齒不正也。或省。”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齒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679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1535頁,第40

標點整理本: 第1538頁,第35

唐韻》:側加切;《集韻》:莊加切,𡘋音樝。說文》:齬齒也。廣韻》:䶥牙。玉篇》:齒不正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鋤加切,音查。又,《集韻》、《類篇𡘋狀所切,音鉏 —— 義𡘋同。

注解

〔䶥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齒部

〔䶥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ǔ、zhā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齒、虘

〔䶥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] ⑴ 〔䶥齬〕同“齟齬”。上下牙齒對不齊。《集韻•語韻》:“齟,齟齬,齒不相值。或从虘” [zhā] ⑴ 牙齒不平正。《玉篇•齒部》:“䶥,齒不正也。”《廣韻•魚韻》:“䶥,齒不齊兒。” [ch] ⑴ 〔䶥䶥〕五彩鮮明。宋趙叔向《肯綮録•俚俗字義》:“五采鮮明曰䶥䶥。”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側加切頁碼58頁,第24

䶥齬齒也。从齒虘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四反切側巴反頁碼169頁,第6行,第2

䶥齬齒也。從齒虘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亦齒參差聲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下反切側加切古音第五部頁碼314頁,第5許惟賢141頁,第3

䶥䶥齬,

段注逗。曡韵。

齒不相値也。

段注《廣韵》曰:齟齬,不相當也。或作鉏鋙。上牀呂切。下魚巨切。按《金部》䥏下云:鉏䥏也。䥏或作鋙。《周禮》注作鉏牙。《左傳》西鉏吾以鉏吾爲名。牙吾古音皆在九魚。古齟字有單用者。《東方朔傳》曰:齟者,齒不正也。許書各本䶥訓齬齒也。齬訓齒不相値也。二篆自當類廁。各本離之甚遠。又䶥側加切。齬魚舉切。全失古語曡韵之理。葢由䶥之字變爲齟。齬之字變爲齖。因以䶥齖並入麻韵。而與齬畫分異處耳。今从齱齵之例正之。不爲專輒也。

从齒。虘聲。

段注大徐側加切。按古音在五部。當依《廣韵》牀呂切。《篆韵》諩鉏阻反。

䶥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114頁,第8字
2陳昌治本第168頁,第5字
3黃侃手批第139頁
4說文校箋第80頁,第6字
5說文考正第76頁,第9字
6說文今釋第261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451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1120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395頁,第1字
10說文標整第46頁,第24字
11標注說文第80頁,第15字
12說文注箋第610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2672頁【補遺】第16387頁
14通訓定聲第1738頁,第4字
15說文義證第170頁【崇文】第677頁
16說文句讀第229頁
17章授筆記第92頁,第5字
18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564頁,第2字
19古字釋要第220頁,第10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