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字详情
麻
麻字概述
〔麻〕字拼音是(má),部首是麻部,总笔画是11画。
〔麻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广、林”或“广、𣏟”,五行属水。
〔麻〕字仓颉码是IJCC IDD,五笔是YSSI86,OSSI98,四角号码是00294,郑码是TGFF,中文电码是7802,区位码是3473。
〔麻〕字的UNICODE是U+9EBB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40635,UTF-32:00009EBB,UTF-8:E9 BA BB。
〔麻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2379,属常用字。
〔麻〕字异体字是痳、蔴、𣏟、𣑼、𦲬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下 部首:麻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629頁,第7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515頁,第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516頁,第18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莫遐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謨加切,𡘋音蟆。《玉篇》:枲屬也,皮績爲布,子可食。《爾雅・釋草》:枲,麻。【疏】麻,一名枲。〈禹貢・靑州〉云「厥貢岱畎絲枲」是也。《禮・內則》:女子執麻枲,學女事以共衣服㊟〔女子十年不出,姆教婉娩聽從,執麻枲、治絲繭,織紝組紃,學女事以共衣服〕。
义又,大麻有實者名苴,無實者名枲。《本草》:雄者名枲麻、牡麻,雌者爲苴麻、茡麻。
义又,蕁麻。蕁本作䕭。見《本草圖經》。
义又,《詩・豳風》:禾麻菽麥。《禮・月令》:食麻與犬。《黃帝・素問》:麻、麥、稷、黍、豆爲五穀。《正字通》:麻,卽油麻。
义又,胡麻。《爾雅翼》:胡麻,一名巨勝。《正字通》:言其大而勝,卽今黑芝麻也。
义又,疏麻。《楚辭・九歌》:折疏麻兮瑤華。【註】疏麻,神麻也。
义又,升麻、天麻,皆藥名。
义又,樂器。鼗鼓名。《爾雅・釋樂》:大鼗謂之麻,小者謂之料。【註】麻者,音概而長也。
义又,固麻。《南史・百濟傳》:百濟國號王所都城曰固麻,邑曰檐魯,如中國言郡縣也。又,《山海經》有壽麻國。
义又,地名。《左傳・成十三年》:晉師及秦師戰于麻隧。【註】秦地。又,《後漢・蓋延傳》:南伐劉永,進取麻鄕。【註】麻鄕,縣名。
义又,姓。《風俗通》:齊大夫麻嬰之後,漢麻達,註《論語》。
义又,朝廷綸命曰麻。《翰林志》:唐中書,用黃、白二麻爲綸命,其後翰林專掌白麻,中書獨用黃麻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謨婆切。《詩・齊風》:東門之池,可以漚麻;彼美淑姬,可與晤歌。
音又,叶眉波切,音摩。潘岳〈河陽〉詩:曲蓬何以直,託身依叢麻;黔黎竟何常,政在成民和。
音《六書正譌》:从林,音派 —— 麻片也。从广,人在屋下治麻之意㊟〔《說文》:與𣏟同。人所治,在屋下。从广、从𣏟〕。俗作麻从木,非。
注解
〔麻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下,康熙部首是麻部。
〔麻〕字拼音是má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广、𣏟。
〔麻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á] ⑴ 草本植物,种类很多,有“大麻”、“苎麻”、“苘麻”、“亚麻”等。茎皮纤维通常亦称“麻”,可制绳索、织布⑵ 指“芝麻”⑶ 像腿、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⑷ 感觉不灵,或丧失感觉,引申为思想不敏锐⑸ 面部痘瘢,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⑹ 带细碎斑点的⑺ 喻纷乱⑻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莫遐切頁碼第237頁,第7字續丁孫
麻
異體麻
與𣏟同。人所治,在屋下。从广从𣏟。凡麻之屬皆从麻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麻,枲也。林,人所治也,在屋下。」按:金文從「厂」,古「厂」、「广」通用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門車反頁碼第604頁,第1行,第1字述
枲也,與𣏟同。人所治在屋下,從𣏟,從广。凡麻之屬,皆從麻。
鍇注臣鍇曰:「在田野曰葩,實曰枲,加功曰麻。广,廡屋也,與宀異。宀,交覆深屋也。此广葢廡敞之形,於其下治麻。凡禾麥黍麻尗豆皆所貴者,故皆造字無所因也。《詩》曰:『中田有廬,疆場有瓜。』瓜亦果,貴者,亦別爲字,大略如此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莫遐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341頁,第2字許惟賢第588頁,第1字
枲也。
段注麻與枲互訓。皆兼苴麻,牡麻言之。
从𣑼。从广。
段注會意。莫遐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林,人所治也。在屋下。
段注說从广之意。林必於屋下績之。故从广。然則未治謂之枲。治之謂之麻。以巳治之偁加諸未治。則統謂之麻。此條今各本皆奪誤。惟《韵會》所據小徐本不誤。今從之。
凡麻之屬皆从麻。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分析麻也。
古用為分析麻之義,係動字。今作名字用。
白话解释
麻,与相同。麻是人所加工的纤维,因此
在屋下。字形采用“广、
”会义。所有与麻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麻”作边旁。
字形解说
該字金文由厂、構成。厂,義為屋子;
,由二
構成。
,音ㄆㄧㄞˋ,為剝去麻莖之皮,簡稱為麻皮。其形
像麻的莖葉,
像剝離麻莖的皮,合而成
,據具體的實象造字,屬象形。兩個
合而成
,則表治麻的總稱。置
於屋下,可會出已治之麻。戰國文字之麻,改厂為广,而广義也為屋子,故其結體和金文之形一致,後世篆文、隸書、楷書之形即沿之以定體。麻由广、
二字構形,又和广、
二字沒聲音關係,所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
麻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464頁,第4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594頁,第2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456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297頁,第6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285頁,第8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1030頁,第1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1757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3704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1514頁,第1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183頁,第3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293頁,第6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2414頁,第2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7356頁【補遺】第17101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1975頁,第3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625頁【崇文】第2497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962頁 |
| 17 | 說文新證 | 第585頁,第2字 |
| 18 | 古字詁林 | 第六冊,第727頁,第1字 |
| 19 | 古字釋要 | 第700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