魉字详情

liǎngㄌㄧㄤˇ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鬼部

16画

7

14画 (蜽)18画 (魎)

半包围结构

形声字

HIMOB

NJOO

21512

7619

8743

U 9B49

RQCW

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竖弯钩、撇折、点、横、竖、横折钩、撇、点、撇、点

魉字概述

〔魉〕字拼音是(liǎng),部首是鬼部,总笔画是16画

〔魉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鬼、两”,五行属火。

〔魉〕字仓颉码是HIMOB,五笔是RQCW,四角号码是21512,郑码是NJOO,中文电码是7619,区位码是8743

〔魉〕字的UNICODE是U+9B49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753,UTF-32:00009B49,UTF-8:E9 AD 89。

〔魉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6132

〔魉〕字异体字是𩗾𩳮

汉字解释

liǎngㄌㄧㄤˇ

基本解释

〔魍~〕见“”。

详细解释

1.魎 liǎng。
2.——“魍魉”( wǎngliǎng ):传说中的怪物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申集中 部首:虫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605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088頁,第5

標點整理本: 第1062頁,第1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良獎切;《集韻》:里養切,𡘋音兩。玉篇》:蛧蜽。詳蛧字註。

注解

〔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

〔蜽〕字拼音是liǎ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兩

〔蜽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iǎng] ⑴ 〔蝄~〕见“蝄”。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鬼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98頁,第26

同文書局本: 第1462頁,第39

標點整理本: 第1460頁,第2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良獎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里養切,𡘋音兩 —— 與蜽同。詳上魍字註。

注解

〔魎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鬼部

〔魎〕字拼音是liǎ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鬼、兩

〔魎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liǎng] ⑴ 〔魍魎〕见“魍”。⑵ 精不明。宋曾慥《類説》卷五十引《佛書雜説》:“魍魎,神不明謂之魍,精不明謂之魎。”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良獎切頁碼445頁,第24

蜽蛧蜽也。从虫兩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䰣魎,非是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良獎切頁碼1051頁,第7行,第1

蜽蛧蜽也。從虫兩聲。

鉉注臣鉉等曰:今俗別作䰣魎,非是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良奬切古音第十部頁碼2688頁,第2許惟賢1169頁,第3

蜽蛧蜽也。从虫。兩聲。

段注按兩聲之字疑古衹从㒳。後人改之。良奬切。十部。

蜽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882頁,第6字
2陳昌治本第1137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845頁
4說文校箋第593頁,第10字
5說文考正第530頁,第3字
6說文今釋第1962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3298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6598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2823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352頁,第25字
11標注說文第569頁,第8字
12說文注箋第4691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13013頁【補遺】第17954頁
14通訓定聲第3674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1171頁【崇文】第4681頁
16說文句讀第1939頁
17古字詁林第十冊,第67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1231頁,第5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