髮字详情

ㄈㄚˋ

髟部

15画

5

15画 (髮)

上下结构

SHIKK SHIKE

CHXS

72407

U 9AEE

DEDC 86 、 DEDY 98

横、竖、横、横、横、撇折、点、撇、撇、撇、横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、点

髮字概述

〔髮〕字拼音是(fà),部首是髟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髮〕字是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“髟、犮”。

〔髮〕字仓颉码是SHIKK SHIKE,五笔是DEDC86,DEDY98,四角号码是72407,郑码是CHXS

〔髮〕字的UNICODE是U+9AEE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662,UTF-32:00009AEE,UTF-8:E9 AB AE。

〔髮〕字异体字是𡞝𤕥𤠁𨱳𩑛𩑱𩠕𩠖𩠙𩬃𩬇𩬉𩬊𩬕

汉字解释

ㄈㄚˋ

基本解释

人的前额、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:头~。鬓~。怒~冲冠。《詩•小雅•都人士》:“彼君子女,卷髮如蠆。”
草木。《莊子•逍遙游》:“窮髮之北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”
古代长度单位,尺的万分之一。《新書•六術》:“十毫為髮,十髮為氂,十氂為分,十分為寸,十寸為尺。”
姓。宋邵思《姓解》卷一:“髮,漢有東海髮福。”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頭髮,人頭上的毛。
hair;
巽爲寡髮。 —— 《易·說卦》其華在髮。 —— 《素問·大節藏象論》窮髮之下。 —— 《莊子·逍遙遊》束髮而就大學。 —— 《大戴禮記·保傅》結髮成夫妻。 —— 《蘇武古詩》。注:“結髮始成人也。謂男年二十,女年十五,時取笄冠爲義也。”人不寐,將軍白髮征夫淚。 —— 宋· 范仲淹《漁家傲》
理髮;脫髮;怒髮衝冠(形容怒極)
2.草木。
grass and tree;
窮髮之北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 —— 《莊子》山以草木爲髮。 —— 《地理書》
3.通“旆( pèi )”。古代旐末形如燕尾的垂旒;旗幟的通稱。
flag;
武王載髮,有虔秉鉞;如火烈烈,則莫我敢遏。 —— 《荀子·議兵》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上 部首: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76頁,第19

同文書局本: 第1453頁,第21

標點整理本: 第1449頁,第21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方伐切,音發。說文》:根也。玉篇》:首上毛也。釋名》:髮,拔也 —— 拔擢而出也。黃帝・素問》:腎之華在髮。草木子》:血之榮以髮。

又,《莊子・逍遙遊》:窮髮之北。【音義】髮,猶毛也。北極之下無毛之地也。毛,草也。地理書》云:山以草木爲髮。

又,姓。前漢・儒林傳》:東海髮福。又,禿髮,複姓。

又,叶方味切,音沸。潘岳〈藉田賦〉:被褐振裾,垂髫總髮;躡踵側肩,掎裳連襼。

注解

〔髮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髟部

〔髮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髟、犮

〔髮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fà] ⑴ 人的前额、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:头~。鬓~。怒~冲冠。《詩•小雅•都人士》:“彼君子女,卷髮如蠆。”⑵ 草木。《莊子•逍遙游》:“窮髮之北有冥海者,天池也。”⑶ 古代长度单位,尺的万分之一。《新書•六術》:“十毫為髮,十髮為氂,十氂為分,十分為寸,十寸為尺。”⑷ 姓。宋邵思《姓解》卷一:“髮,漢有東海髮福。”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上反切方伐切頁碼297頁,第9

髮根也。从髟犮聲。

𩠖

異體𩠙

𩠖髮或从𩠐

𩑛

異體𤕥

𩑛古文。

附注按:段玉裁、朱駿聲改「根也」為「頭上毛也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七反切飛伐反頁碼742頁,第5行,第1

𩑛根也。從髟犮聲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742頁,第5行,第2

或從首作。

反切………頁碼742頁,第5行,第3

古文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上反切方伐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700頁,第2許惟賢745頁,第2

𩑛頭上毛也。

段注各本作根也。《廣韵》巳然。以《釋名・廣雅》正之。乃拔也之誤。要此二字可不必有耳。《毛部》曰:毛者,眉髮之屬。故眉下曰目上毛。須下曰頤下毛。則髮下必當有頭上毛也四字。且下文云鬢者,頰髮。不先言頭上,何以別其在頰者乎。今依《玉篇》、《廣韵》語正。

从髟犮聲。

段注方伐切。十五部。

髮或从𩠐

古文。

段注葢象角羈之形。

字形解说

字始見周金文,從犬、從首,字形與《說文》或體相近。犬旁或為犮聲之誤。〈召卣〉有「黃髮」例,見已用為頭上毛意,字復有借用為福。戰國睡虎地秦簡字始見從長、從犮聲,形與篆文相接。秦簡中有「結髮」、「頭髮」、「生髮」例,見字沿用頭髮意。篆文字改從髟。《說文》:「髮,頭上毛也。从髟、犮聲。」段注:「各本作根也。」《說文》古文字從爻,段注謂「象角之形」,似亦為犮字之混。隸、楷以後字形音承篆文而來。隸書從髟有省作從長。規範字則據形草改作,但字既缺其形,亦失其聲。

髮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584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741頁,第2字
3黃侃手批第565頁
4說文校箋第379頁,第7字
5說文考正第356頁,第6字
6說文今釋第1281頁,第4字
7說文約注第2200頁,第1字
8說文探原第4432頁,第3字
9說文集注第1896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231頁,第11字
11標注說文第369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3060頁,第1字
13說文詁林第8949頁【補遺】第17356頁
14通訓定聲第2731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766頁【崇文】第3061頁
16說文句讀第1212頁
17說文新證第707頁,第1字
18古字詁林第八冊,第74頁,第1字
19古字釋要第856頁,第1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