馑字详情

jǐnㄐㄧㄣˇ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饣部

14画

11

20画 (饉)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NVTLM

OXJC

24715

7431

6643

U 9991

QNAG

撇、横撇/横钩、竖提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横

馑字概述

〔馑〕字拼音是(jǐn),部首是饣部,总笔画是14画

〔馑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饣、堇”,五行属木。

〔馑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食,堇( qín )声。本义是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。

〔馑〕字仓颉码是NVTLM,五笔是QNAG,四角号码是24715,郑码是OXJC,中文电码是7431,区位码是6643

〔馑〕字的UNICODE是U+9991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9313,UTF-32:00009991,UTF-8:E9 A6 91。

〔馑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5777

〔馑〕字异体字是𩞎

汉字解释

jǐnㄐㄧㄣˇ

基本解释

荒年。饥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形声。从食,堇( qín )声。本义: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。
2.同本义。
vegetable failure;
馑,蔬不熟曰馑。 —— 《说文》可食之菜,皆不熟为馑。 —— 《尔雅·释天》李注或纷扰之际,或荒馑之余;威惠所加,罔不和辑。 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除李逊京兆尹制》
3.谷物欠收。
crop failure;
一谷不收谓之馑,二谷不收谓之旱。 —— 《墨子·七患》二谷不升谓之饥,三谷不升谓之馑。 —— 《谷梁传·襄公二十四年》
4.通“”。饿死。饿死的人。
person starved to death;
夫饿馑流隶,饥寒道路,思有短褐之袭,檐石之蓄。 —— 《文选·班彪·王命论》
动词
缺乏 lack 多者不独衍,少者不独馑。——《盐铁论》 【漢典】。

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下 部首:食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410頁,第13

同文書局本: 第1425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1420頁,第19

廣韻》:渠遴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渠吝切;《正韻》:具吝切,𡘋音僅。廣韻》:無穀曰飢,無菜曰饉。論語》:因之以飢饉。

又,《韓詩外傳》:三穀不升謂之饉。

字彙補》亦作𩞎

注解

〔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下,康熙部首是食部

〔饉〕字拼音是jǐ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飠、堇

〔饉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食,堇( qín )聲。本义是蔬菜和野菜都吃不上。

〔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jǐn] ⑴ 蔬菜欠收。《爾雅•釋天》:“穀不熟為饑,蔬不熟為饉。”⑵ 穀物欠收。《墨子•七患》:“一穀不收謂之饉,二穀不收謂之旱。”⑶ 通“殣”。餓死。亦指餓死的人。《文選•班彪〈王命論〉》:“夫餓饉流隸,飢寒道路,思有短褐之襲,檐石之蓄。”

说文解字

说文解字中没收录字头“”,请参考“”字。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五下反切渠吝切頁碼165頁,第15

異體𩞎

饉蔬不孰爲饉。从𠊊𡏳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反切其吝反頁碼413頁,第2行,第2

饉蔬不熟爲饉。從食堇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五下反切渠吝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886頁,第2許惟賢393頁,第5

饉蔬不孰爲饉。

段注釋《天文》。按許書無蔬字。此蔬當是本作疏。疏之言疋也。凡艸菜可食者,皆有根足而生也。

𠊊。堇聲。

段注渠吝切。十三部。

白话解释

馑,因气候原因蔬菜不得成熟叫“馑”。字形采用“食”作边旁,采用“堇”作声旁。

饉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327頁,第12字
2陳昌治本第426頁,第7字
3黃侃手批第333頁
4說文校箋第211頁,第11字
5說文考正第203頁,第21字
6說文今釋第725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271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2849頁,第3字
9說文集注第1062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130頁,第3字
11標注說文第210頁,第1字
12說文注箋第1673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5403頁【補遺】第16795頁
14通訓定聲第3160頁,第3字
15說文義證第434頁【崇文】第1733頁
16說文句讀第650頁
17古字詁林第五冊,第373頁,第2字
18古字釋要第522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