闣字详情

𭗱

dāngㄉㄤdàngㄉㄤˋ

門部

21画

13

21画 (闣)

半包围结构

ANFBW

XDJK

77606

U 95E3

UIPL

横折、横、横、竖、竖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

闣字概述

〔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dāng、dàng),部首是門部,总笔画是21画

〔闣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門、當”。

〔闣〕字仓颉码是ANFBW,五笔是UIPL,四角号码是77606,郑码是XDJK

〔闣〕字的UNICODE是U+95E3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371,UTF-32:000095E3,UTF-8:E9 97 A3。

〔闣〕字异体字是

汉字解释

1dāngㄉㄤ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,鼓声。

2dàngㄉㄤˋ

基本解释

古人名用字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門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10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342頁,第15

標點整理本: 第1332頁,第2

廣韻》、《正韻𡘋丁浪切,音譡 —— 閃闣人。

又,《集韻》:他郎切,音湯 —— 鼓聲也。引《》擊鼓其鼞,或作闣。〇【按】《詩・邶風》今作鏜。

又,《五音集韻》:闣,盛貌。

注解

〔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門部

〔闣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dāng、dà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門、當

〔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āng] ⑴ 古同“鼞”,鼓声。 [dàng] ⑴ 古人名用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