钝字详情
钝
钝字概述
〔钝〕字拼音是(dùn),部首是钅部,总笔画是9画。
〔钝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钅、屯”,五行属金。
〔钝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金,屯声。本义是不锋利。
〔钝〕字仓颉码是OPPU,五笔是QGBN,四角号码是85717,郑码是PHZI,中文电码是6868,区位码是2259。
〔钝〕字的UNICODE是U+949D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8045,UTF-32:0000949D,UTF-8:E9 92 9D。
〔钝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一级字表中,序号1526,属次常用字。
〔钝〕字反义词是利、尖、快、锐,异体字是䤜、鈍、𫒇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戌集上 部首:金部
武英殿刻本: 第3109頁,第1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98頁,第13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86頁,第8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韻會》:徒困切;《正韻》:杜困切,𡘋音遯。《說文》:錭也。
义又,《玉篇》:頑鈍也。《史記・陳丞相世家》:士之無恥頑鈍嗜利者,亦多歸漢㊟〔士之「頑鈍嗜利無恥」者,亦多歸漢〕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凡質魯者曰鈍。《前漢・鮑宣傳》:臣宣吶鈍于辭。
义又,《廣韻》:不利也。《前漢・賈誼傳》:莫邪爲鈍兮。𨻰琳〈檄吳文〉:兵不鈍鋒。
义又,《博物志》:寶劒名。鈍鉤,歐冶子所作。
义又,《淮南子・覽冥訓》:鈍悶以終。【註】鈍悶,無情也。
义又,通作頓。賈誼〈治安策〉:芒刃不頓。《前漢・翟方進傳》:遲頓不及事。
注解
〔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鈍〕字拼音是dù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屯。
〔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dùn] ⑴ 见“钝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徒困切頁碼第470頁,第17字續丁孫
鈍
異體䤜
錭也。从金屯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徒寸反頁碼第1100頁,第4行,第2字述
錭也。從金屯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徒困切古音第十三部頁碼第2856頁,第6字許惟賢第1242頁,第4字
錭也。
段注古亦叚頓爲之。
从金。屯聲。
段注徒困切。十三部。
白话解释
钝,刀锋粘涩,不快利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“屯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金、屯聲。「金」為金粒,作為形符,表示義與金屬有關;「屯」為草木初生,於此作為不示義的聲符,表示音讀。楷書與篆文同形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大陸通行規範字作「钝」。
鈍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933頁,第15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203頁,第3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893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627頁,第4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559頁,第22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082頁,第5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3475頁,第4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6964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2973頁,第4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373頁,第18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603頁,第17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4978頁,第1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13679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3166頁,第1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243頁【崇文】第4969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058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十冊,第611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1292頁,第7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