鄠字详情

𭗱

ㄏㄨˋ
三级汉字

阝部

13画

11

18画 (鄠)

左右结构

MSNL

FVZY

17227

6770

U 9120

FFNB

横、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点、点、点、点、横、横、竖折折钩、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

鄠字概述

〔鄠〕字拼音是(hù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13画

〔鄠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雩、阝”或“雩、”,五行属水。

〔鄠〕字仓颉码是MSNL,五笔是FFNB,四角号码是17227,郑码是FVZY,中文电码是6770

〔鄠〕字的UNICODE是U+912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152,UTF-32:00009120,UTF-8:E9 84 A0。

〔鄠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三级字表中,序号7510

〔鄠〕字异体字是𨛵𨛸𨜄𨝘𨝞

汉字解释

ㄏㄨˋ

基本解释

中国秦代邑名,在今陕西省户县北。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汉县名 Hu county。故治在今陕西省户县北。
鄠杜(鄠县与杜陵。杜陵,汉宣帝陵墓。靠近长安,为胜地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56頁,第3

同文書局本: 第1277頁,第2

標點整理本: 第1263頁,第12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侯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後五切,𡘋音戸 —— 縣名,漢屬右扶風。

又,與扈通。前漢・地理志》:鄠縣。【註】古國有扈谷亭,卽夏啓所伐有扈國也。

注解

〔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鄠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雩、⻏

〔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hù] ⑴ 中国秦代邑名,在今陕西省户县北。⑵ 姓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胡古切頁碼207頁,第13

鄠右扶風縣名。从邑雩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下古反頁碼531頁,第2行,第1

鄠右扶風縣名也。從邑雩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胡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1141頁,第3許惟賢503頁,第3

鄠右扶風縣也。

段注前後二志同。今陜西西安府鄠縣縣北二里有故鄠城。卽古扈國也。

从邑。雩聲。

段注胡古切。五部。

鄠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09頁,第1字
2陳昌治本第524頁,第6字
3黃侃手批第406頁
4說文校箋第263頁,第3字
5說文考正第254頁,第8字
6說文今釋第910頁,第1字
7說文約注第1574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3392頁,第1字
9說文集注第1344頁,第3字
10說文標整第161頁,第11字
11標注說文第259頁,第12字
12說文注箋第2092頁,第3字
13說文詁林第6580頁【補遺】第16978頁
14通訓定聲第1588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550頁【崇文】第2197頁
16說文句讀第836頁
17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270頁,第1字
18古字釋要第632頁,第3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