郅字详情

zhìㄓˋ
二级汉字通用字

阝部

8画

6

13画 (郅)

左右结构

MGNL

HBY

17127

6736

5904

U 90C5

GCFB

横、撇折、点、横、竖、提、横折折折钩/横撇弯钩、竖

郅字概述

〔郅〕字拼音是(zhì),部首是阝部,总笔画是8画

〔郅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至、阝”或“至、”,五行属火。

〔郅〕字仓颉码是MGNL,五笔是GCFB,四角号码是17127,郑码是HBY,中文电码是6736,区位码是5904

〔郅〕字的UNICODE是U+90C5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7061,UTF-32:000090C5,UTF-8:E9 83 85。

〔郅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二级字表中,序号3894

汉字解释

zhìㄓˋ

基本解释

最,极。~治(治理得极好)。~隆(昌盛)。
姓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1.郁郅( Yùzhì)。古县名。
Yuzhi county;
北地郁致县。从邑,至声。 —— 《说文》
2.在今甘肃省庆阳县境。
3.姓。
形容词
通“至。”大。
great;
文王改制,爰 周郅隆。 —— 司马相如《封禅文》
郅隆(昌盛,隆盛);郅偈(高耸矗立的样子);郅治(最完善的政治。也指太平盛世)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42頁,第8

同文書局本: 第1270頁,第27

標點整理本: 第1257頁,第8

廣韻》:職日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之日切,𡘋音質。廣韻》:郁郅,古縣名。

又,《集韻》:至也。史記・封禪書》:文王改制,爰周郅隆。【註】言文王改制,及周而大盛也。

又,《正韻》:登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魯衞謂登曰郅。

又,姓。前漢郅都,後漢郅惲。

又,《集韻》:陟栗切,音秷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激質切,音秸 —— 郅偈,竿杠之狀。揚雄〈甘泉賦〉:夫何旟旐,郅偈之旖旎也。

卷目:考證・酉集下 部首:邑部

愛日堂藏本: 第743頁,第2

同文書局本: 第1674頁,第14

《史記・封禪書》文王改制,爰周郅隆。

謹按所引出司馬相如傳,謹据改。

注解

〔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郅〕字拼音是z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至、⻏

〔郅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ì] ⑴ 最,极⑵ 姓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下反切之日切頁碼209頁,第7

郅北地郁郅縣。从邑至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二反切之日反頁碼536頁,第3行,第2

郅北方郁郅縣。從邑至聲。

鍇注臣鍇按:裴駰《漢書音義》云:「郅,至也。」司馬相如《封禪書》曰:「爰周郅隆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下反切之日切古音第十二部頁碼1159頁,第2許惟賢510頁,第7

郅北地郁郅縣。

段注見《前志》。漢北地郡。今甘肅慶陽府北至寧夏衞是其境。慶陽府附郭安化縣府城東有故郁郅城。《水經注》謂之尉李城。聲之誤也。

从邑。至聲。

段注之日切。十二部。

郅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412頁,第10字
2陳昌治本第530頁,第4字
3黃侃手批第409頁
4說文校箋第265頁,第17字
5說文考正第256頁,第14字
6說文今釋第919頁,第3字
7說文約注第1590頁,第2字
8說文探原第3424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1358頁,第2字
10說文標整第162頁,第32字
11標注說文第262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2117頁,第2字
13說文詁林第6633頁【補遺】第16987頁
14通訓定聲第2447頁,第2字
15說文義證第558頁【崇文】第2229頁
16說文句讀第847頁
17古字詁林第六冊,第304頁,第3字
18古字釋要第637頁,第6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