蹶字详情
蹶
蹶字概述
〔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jué、juě),部首是足部,总笔画是19画。
〔蹶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𧾷、厥”,五行属火。
〔蹶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厥声。本义是倒下,跌倒。
〔蹶〕字仓颉码是RMMTO,五笔是KHDW,四角号码是61182,郑码是JIZR,中文电码是6474,区位码是8574。
〔蹶〕字的UNICODE是U+8E76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470,UTF-32:00008E76,UTF-8:E8 B9 B6。
〔蹶〕字在《通用规范汉字表》的二级字表中,序号6384。
〔蹶〕字异体字是蹷、𧽸、𨄬、𨇙、𨇭、𨇮、𩦒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949頁,第9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33頁,第41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13頁,第33字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居月切,音厥。《說文》:僵也。一曰跳也。《廣韻》:失脚。《孟子》:今夫蹶者趨者。《莊子・人閒世》:爲崩爲蹶。
义又,《史記・孫子傳》:蹶上將。【註】蹶,猶挫也。
义又,《史記・申屠嘉傳》:材官蹶張。【註】力能足踏强弩張之。
义又,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蹶浮麋。【註】蹶,蹴也。
义又,《荀子・儒效篇》:竭蹶而趨之。【註】竭蹶,顚倒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蹶,嘉也。
义又,《廣韻》:走也、速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紀列切,音罬。又,《韻會》:其月切,音橜 —— 義𡘋同。
音又,《廣韻》:居衞切;《集韻》:姑衞切,𡘋音劌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蹶,動也。蹶蹶,敏也。《詩・唐風》:良士蹶蹶。【傳】動而敏於事。【釋文】蹶,俱衞反。又,〈大雅〉:文王蹶厥生。【傳】蹶,動也。【釋文】蹶,俱衞反。又,《禮・曲禮》:足⽏蹶。【註】行遽。又,〈孔子閒居〉:子夏蹶然而起。
义又,姓。《詩・大雅》:蹶父之子。
音又,《集韻》:紀劣切,音撅。《廣韻》:有所犯灾也。
注解
〔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jué、juě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厥。
〔蹶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足,厥声。本义是倒下,跌倒。
〔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ué] ⑴ 跌倒。⑵ 挫折,失败⑶ 竭尽,枯竭⑷ 踏,踩。㈡ [juě] ⑴ [尥蹶子]( liào juě zi )骡、马等用后腿向后踢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居月切頁碼第61頁,第20字續丁孫
蹶
僵也。从足厥聲。一曰跳也。亦讀若橜。
𨇮
蹶或从闕。
附注按:徐鍇繫傳作「蹷」。經傳互見,音義無別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俱越反頁碼第176頁,第1行,第2字述
僵也。從足厥聲。一曰跳也。讀亦若橜。
鍇注臣鍇按:《吕氏春秋》曰:「蹷痿之機。」此仆也。又曰:「狐猨聞而蹶往,遇之則跳也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76頁,第2行,第1字述
蹶或從闕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居月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329頁,第1字許惟賢第147頁,第10字
僵也。
段注僵,僨也。《方言》。跌,蹷也。《左傳》。是謂蹷其本。
从足。厥聲。
段注居月切。十五部。
一曰跳也。
段注《孟子》。今夫蹶者趨者。是氣也。而反動其心。
讀亦若橜。
段注亦者,謂讀若厥矣又讀若橜也。橜瞿月切。
蹷或从闕。
蹶字的相关索引
| # | 书籍 | 索引 |
|---|---|---|
| 1 | 汲古閣本 | 第120頁,第10字 |
| 2 | 陳昌治本 | 第177頁,第4字 |
| 3 | 黃侃手批 | 第144頁 |
| 4 | 說文校箋 | 第84頁,第21字 |
| 5 | 說文考正 | 第80頁,第5字 |
| 6 | 說文今釋 | 第275頁,第3字 |
| 7 | 說文約注 | 第476頁,第1字 |
| 8 | 說文探原 | 第1163頁,第2字 |
| 9 | 說文集注 | 第415頁,第3字 |
| 10 | 說文標整 | 第49頁,第25字 |
| 11 | 標注說文 | 第85頁,第12字 |
| 12 | 說文注箋 | 第637頁,第3字 |
| 13 | 說文詁林 | 第2740頁【補遺】第16396頁 |
| 14 | 通訓定聲 | 第2741頁,第2字 |
| 15 | 說文義證 | 第177頁【崇文】第705頁 |
| 16 | 說文句讀 | 第242頁 |
| 17 | 古字詁林 | 第二冊,第592頁,第3字 |
| 18 | 古字釋要 | 第227頁,第1字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