踂字概述
〔踂〕字拼音是(niè),部首是足部,总笔画是14画。
〔踂〕字是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“𬦮、乚”或“𧾷、𦔮”。
〔踂〕字仓颉码是RMSJU,五笔是KHBN,四角号码是61112,郑码是JICZ。
〔踂〕字的UNICODE是U+8E02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354,UTF-32:00008E02,UTF-8:E8 B8 82。
〔踂〕字异体字是踙、𨃆。
相关推荐
汉字解释
康熙字典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足部
武英殿刻本: 第2932頁,第24字
同文書局本: 第1226頁,第25字
標點整理本: 第1205頁,第31字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尼輒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昵輒切,𡘋音聶。《玉篇》:兩足不相過。《榖梁傳・昭二十年》:兩足不能相過。齊謂之綦,楚謂之踂,衞謂之輒。【釋文】踂,聚合不解也。
注解
〔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足部。
〔踂〕字拼音是ni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𧾷、𦔮。
〔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niè] ⑴ 一种腿病,两脚不能交替前伸行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