趠字详情

𭗱

chuōㄔㄨㄛzhuóㄓㄨㄛˊ

走部

15画

8

15画 (趠)

半包围结构

GOYAJ

BOKE

41804

U 8DA0

FHHJ

横、竖、横、竖、横、撇、捺、竖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竖

趠字概述

〔趠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(chuō、zhuó),部首是走部,总笔画是15画

〔趠〕字是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“走、卓”。

〔趠〕字仓颉码是GOYAJ,五笔是FHHJ,四角号码是41804,郑码是BOKE

〔趠〕字的UNICODE是U+8DA0,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(基本汉字),10进制: 36256,UTF-32:00008DA0,UTF-8:E8 B6 A0。

〔趠〕字异体字是𢔄𧻠

汉字解释

1chuōㄔㄨㄛ

基本解释

古同“”。

2zhuóㄓㄨㄛˊ

基本解释

超绝;特出。
远走。

越南字释义

同“𧺕”。

康熙字典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走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914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218頁,第20

標點整理本: 第1196頁,第18

廣韻》、《集韻𡘋敕角切,音晫 —— 與逴同。說文》:遠也。晉書・曹毗傳》:趠不希騄駬之蹤。

又,《類篇》:一曰蹇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他弔切,音糶 —— 與趒同。類篇》:越也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敕敎切,音掉。玉篇》:行貌。類篇》:超也。韻會》:通作踔。

又,《集韻》:丑交切,音䫸 —— 義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竹角切,音琢 —— 疾走也。

又,風名。吳中梅雨既過,淸風彌旬,謂之舶趠風。蘇軾有〈舶趠風〉詩。

注解

〔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走部

〔趠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chuō、zhuó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走、卓

〔趠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uō] ⑴ 古同“踔”。 [zhuó] ⑴ 超绝;特出。⑵ 远走。

说文解字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上反切敕角切頁碼48頁,第22

趠遠也。从𧺆㔬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三反切敕渥反頁碼142頁,第5行,第3

趠逺也。從走卓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跨步逺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上反切敕角切古音第二部頁碼259頁,第4許惟賢115頁,第4

趠遠也。

段注辵部曰:逴,遠也。音義同。《上林賦》。捷垂條。逴希閒。玄應引如是。《史記》作踔。郭璞曰:踔,懸擿也。《吳都賦》。狖鼯猓然。騰趠飛超。按許云遠者,騰擲所到遠也。

从走。卓聲。

段注敕角切。李善吐敎切。今俗語如綽。二部。

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

章太炎 (近代)

趠、逴義近。

趠、逴義近。

趠字的相关索引

#书籍索引
1汲古閣本第91頁,第7字
2陳昌治本第138頁,第1字
3黃侃手批第116頁
4說文校箋第65頁,第18字
5說文考正第59頁,第17字
6說文今釋第204頁,第2字
7說文約注第367頁,第3字
8說文探原第913頁,第2字
9說文集注第313頁,第4字
10說文標整第37頁,第24字
11標注說文第64頁,第16字
12說文注箋第498頁,第4字
13說文詁林第2348頁【補遺】第16333頁
14通訓定聲第1315頁,第1字
15說文義證第141頁【崇文】第561頁
16說文句讀第186頁
17章授筆記第74頁,第6字
18古字詁林第二冊,第218頁,第3字
19古字釋要第161頁,第8字